报仇说到就到,俄罗斯猛烈轰炸乌克兰港口城市敖德萨,并使得敖德萨遭遇大停电,波及数万人的正常生活。基辅骂骂咧咧,指责俄罗斯打算让乌克兰在即将到来的冬季陷入一片漆黑和寒冷之中。 先说说乌克兰这边挑起来的头,别尔哥罗德早就成了双方能源攻防的主战场。2025 年 3 月 28 日那天,乌军的无人机跟赶集似的往别尔哥罗德能源公司的设施上撞,几条高压线路直接被炸断,变电站也成了重灾区,当场就有 9000 户家庭陷入黑暗。 这还不算完,到了 9 月底,类似的袭击又来了一轮,别尔哥罗德市市长只能急着喊人修电网、启备用电源,至于多少人摸黑过日子,光看抢修队的忙碌劲儿就知道少不了。 更有意思的是,泽连斯基之前还嘴硬说 “停止蓄意破坏俄能源设施”,结果实际行动倒是一点没含糊,袭击频次反而悄悄涨了不少,这波操作属实有点 “说一套做一套”。 这边乌克兰刚庆祝完 “战果”,俄罗斯的报复就顺着风来了,敖德萨成了最直接的靶子。2025 年 10 月 9 日凌晨,俄军的无人机群铺天盖地飞过来,虽说大部分被防空系统打下来了,但漏网之鱼还是精准咬上了能源设施,切尔诺莫斯克市率先一片漆黑,周边村镇也跟着遭殃,3 万多用户的电表直接 “罢工”,民用设施烧得冒黑烟,关键地方只能靠发电机撑着。 可这还只是开胃菜,第二天泽连斯基就哭丧着脸说,敖德萨及周边 150 多万人都没了电,两个主要供电设施全被砸废了,电力部门更是泼冷水说 “恢复可能要几个月”。 这前后反差简直讽刺,前一天还在为别人停电欢呼,第二天自家就成了 “黑暗之城”,哪有只许自己点灯不许别人放火的道理。 其实这种 “你炸我电站,我烧你电网” 的循环早就不是新鲜事了。2023 年 2 月,敖德萨就因为变电站被袭烧起大火,50 万人跟着断电,总理什梅加尔急得到处求支援,又是要发电机又是找土耳其借浮动电站,折腾了好几周才勉强恢复正常。 而俄罗斯这边,光是 2025 年 10 月 3 日一天,就被乌军的 18 枚导弹和 78 架无人机偷袭了 15 处能源设施,波尔塔瓦州这个天然气重镇直接被打垮,产能锐减 40%,冬天的储备气都成了泡影。 双方就这么较着劲,你砸我的输电塔,我炸你的变电站,仿佛谁先让对方摸黑谁就赢了。 要是往前数,2022 年冬天的能源战打得更凶,那时候的场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揪心。俄军一轮导弹齐射,乌克兰一半的电网都被打瘫痪了,基辅每天停电累计超过 12 小时,医院做手术做到一半突然断电,医生只能靠手电筒和头灯接着开刀,手术室温度降到 13℃,护士还得提着水桶来回运水救急。 哈尔科夫的居民家里冻得像冰窖,53% 靠集中供暖的家庭只能烧木柴取暖,电梯里都得备上救生包,怕人被困在里面冻出问题。可即便如此,乌克兰也没闲着,照样盯着俄罗斯的能源设施打,毕竟在这场拉锯里,谁也不肯先低头。 更关键的是,这种袭击根本就是恶性循环,修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炸的速度。乌克兰电网是几十年前的老架子,跟俄罗斯曾经还同属一个电力网络,俄军打起来门儿清,专挑变电站、高压线路这些 “痛点” 下手,一炸一个准。 而乌克兰修电网的零件早就不够用了,变压器得全世界找兼容的,刚补好的缺口,下一波无人机又能给撕开。俄罗斯那边也好不到哪去,别尔哥罗德的电网修了炸、炸了修,抢修队的人都快成了 “常驻员工”,可只要乌军的无人机还在飞,黑暗就随时可能回来。 现在眼看冬天要来了,这事儿就更耐人寻味了。敖德萨本来就是港口城市,冬天一断电,供暖供水全得停,150 多万人不光要挨冻,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德国急着送 470 台发电机,可这点设备跟整个城市的需求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别尔哥罗德的居民也早有经验,家里的手电筒、充电宝都备了好几套,就等着下一次停电 “应战”。 说白了,这场能源战里没有赢家,乌克兰偷袭时没想过自家电网更脆弱,俄罗斯报复时也不顾及民生,到最后遭罪的还是那些摸黑过日子的普通人。这种 “互相伤害” 的戏码演到现在,早就没了对错,只剩一地破碎的电线和数不清的停电通知单。
报仇说到就到,俄罗斯猛烈轰炸乌克兰港口城市敖德萨,并使得敖德萨遭遇大停电,波及数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0 12:30: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