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真的很缺水吗?其实“懒”才是他们穷的根本原因。有数据显示,非洲地下水储量是地表的100倍,为何他们不挖井,而是到处找水? 非洲地下水的“藏宝图”其实挺清楚:撒哈拉沙漠底下有个“努比亚大水库”,储量15万立方公里;刚果盆地的地下水能灌满500个杭州西湖。 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含水层,够2亿人用50年。但问题来了——这些水全埋在“地底下30层楼”深的地方! 在尼日尔的马拉迪省,村民阿卜杜勒凑钱打井,钻头打到150米时卡在花岗岩里,全村人半年攒的钱全打了水漂。 就算打出水,可能比海水还咸——撒哈拉地下水的盐分是饮用水标准的3倍,想喝得建高价淡化厂,可当地人一天赚不到7块钱人民币,哪掏得起这钱? 在尼日利亚北部的豪萨族村庄,打井是“大逆不道”。2018年,红十字会来这儿打井,结果井口半夜被砸得稀烂——村民说“机器声把水神吵醒了”。 这种“神操作”不是个例,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区更绝,牧民宁愿赶着骆驼走40公里到湖边喝水,也不肯在自家院里打井——他们信“家井会吸走牲畜的魂魄”。 2019年,中国援非队在乌干达坎帕拉郊区打了12口井,三年后只剩3口能用。为啥?村民用井水洗衣服,水泵堵成“铁疙瘩”;熊孩子往井里扔石头,电机卡死;最狠的是,有人把井盖偷走当铁锅卖,换钱买酒喝。 南非开普敦更夸张,2018年闹“水荒”时紧急打井,结果半年把地下水位抽降了25米。地质学家急得跳脚,每抽1立方米水,地下得300年才能补回来! 这种“喝子孙水”的抽法,井越打越深,水越抽越咸。 2012到2022年,全球在非洲打了2.3万口井,结果60%五年内就废了。为啥?因为都是“交钥匙工程”——打完井就走,没人教村民修水泵、测水质。 马里锡卡索省有口中国井,电机坏了村民等两年没等到维修队,最后用石头把井口封了,说“这井是诅咒”。 更坑的是,免费井反而害了人。坦桑尼亚阿鲁沙有口井,让村里人口三年翻了一倍,但粮食产量没涨——因为水免费了,村民改种耗水的水稻,结果地下水抽干,又回到泥坑取水的老路。 说非洲人“懒”太没良心。他们每天走6小时取水,脚底磨出血泡;用草绳量井深,舌头尝盐度,祖传陶罐过滤泥水——这哪是懒?这是拿命跟老天爷抢水喝! 真正的问题是,咱们总想用“打井”这种简单办法解决复杂问题。非洲缺水是表面,缺管理才是根儿。没有村民参与的井是死井,没有长期维护的援助是毒药。 或许该换个招:别光打井,教村民修水泵、测水质;别免费送水,帮他们种耐旱的高粱;别骂“懒”,得承认——在干旱面前,人类从来都是弱者,而智慧,才是比地下水更金贵的宝贝。
这位非洲的学者,真的不太友好!他竟然说,中国去非洲是为了什么?你们可以去看看在非
【30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