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怎么混成现在这个惨样了?美国《海军时报》报道,由于维护周期大幅延长,美军现在依靠拆用自身飞机和潜艇的零部件来维持战备状态、应对维修需求! 昔日号称“全球警察”的美军,如今沦落到扒自家装备的零件过日子。F/A-18战斗机的维护人员早就习惯了,实在拿不到新零件,就从停飞的战机上拆射频电缆凑数,不然连日常训练都保障不了。 更离谱的是“弗吉尼亚”级潜艇,核潜艇这种国之重器,居然也要靠拆兄弟艇的部件才能维持运转,想想都觉得悬。 维护拖得没边儿更是常态。“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原本四年的中期大修,硬生生拖到了快六年,水兵们在船上住得比难民还憋屈,之前还出过水兵自杀的事儿,调查一出来才知道,这船的生活条件在美军里差得垫底。 另一艘“约翰·斯滕尼斯”号更惨,发电机坏了要额外多修十四个月,算下来整个大修得耗五年半,等修完说不定都快到下一次保养的时间了。 这事儿说穿了就是自己挖的坑。当初跟军工承包商签合同的时候,国防部居然没把武器的技术数据权拿全,连个工程图纸、技术手册都攥在别人手里。 维修人员想自己造个替换零件都没门路,只能求着供应商,人家说啥时候有货就啥时候有,维护周期自然被拖得没谱。 就这还搞“供应商锁定”,关键部件只有一家能造,等于把脖子主动伸给别人掐。 屋漏偏逢连夜雨,供应链还被卡了脖子。现在美军一千九百多种武器里,八万多个部件都靠中国的稀土,F-35战机单机就得用四百多公斤,里头钐、镝这些关键材料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自从稀土管制收紧,军工订单的审批基本等于没戏,美国自己建的精炼厂纯度才六成,连军工标准的零头都不够,顶多满足3%的需求。 意大利那家防务公司更直白,导弹传感器用的锗库存就剩个安全线,再没货就要停产了。 全球撒了那么多基地,更是把自己拖垮的关键。到处驻军就得到处摆装备,每艘舰、每架机都要维护,零件需求像个无底洞。 以前还能靠供应链凑,现在新零件来不了,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拆下来的旧零件本来就有损耗,装上去还得额外检修,反而更费钱费力。 这么折腾下去,装备的可利用率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 想想也是讽刺,当年靠着装备优势到处耀武扬威,如今连基本的维护都成了难题。手里攥着那么大的摊子,却没本事好好打理,零件越拆越少,维护越拖越久,再这么耗下去,别说当“全球警察”了,能不能保住现有战力都得打个问号。 这哪是军费世界第一的军队该有的样子,分明是撑不起霸权架子的硬撑罢了。
美国有非官方报告指出:如果红旗-29部署到位,美军对中国的“第一次核打击”成功概
【45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