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估计的哭晕 在厕所 诺贝尔和平奖公布结果,特朗普再度落空。本次奖项并未授予特朗普,而是颁给了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表彰其“为促进委内瑞拉人民的民主权利,以及为实现从独裁到民主的公正与和平过渡而不懈奋斗”。 即便生命受严重威胁,她仍选择留在国内,团结分裂的反对派力量抵抗社会军事化,坚定推动民主过渡,这一选择激励了数百万人。 荣誉拒绝“功利叙事”:诺奖不认可自我标榜,只青睐经得起检验的实践。 在获奖结果公布前两天(10月8日),特朗普在被记者问及是否相信自己会获奖时宣称,其任期内已解决七场冲突,“接近解决第八场战争”,且“最终会解决俄乌冲突”,还表示“历史上没有人解决过这么多战争,但也许他们会找个理由不把奖颁给我” 。 对此,美国多家媒体随即反驳,指出他所谓的“和平功绩”存在显著夸大——例如他“压哨”促成的加沙停火协议,实际在诺贝尔委员会做出获奖决定后才公布,对评选无任何影响 ;且其宣称解决的多场冲突中,部分根本未达成实质性和平,印度等相关方甚至否认他发挥过调解作用 。 网友分析:从规则层面看,特朗普第二任期1月20日开启,而诺奖1月31日就截止提名,仅11天的执政经历,连提名的基本逻辑都不成立,落空是必然结果。 自夸之余,特朗普虽未直接发文抱怨“现在该轮到我了吧”,但长期毫不遮掩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渴望,甚至在第二个任期仍持续游说 。 他曾多次公开质疑前总统奥巴马的诺贝尔和平奖,10月9日还攻击称“奥巴马当选后就拿到奖项,因为他除了摧毁我们的国家什么都没做”,并暗示自己的贡献远超对方 ,字里行间尽显对国际认可的迫切渴求。 从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标准来看,特朗普的执政记录与奖项宗旨存在明显相悖之处。 多名研究诺贝尔奖的专家及挪威观察人士曾指出,特朗普基本无可能获此奖项: 其一,诺贝尔委员会早在获奖结果公布前三天(10月6日)就已确定得主,而特朗普推动的加沙停火协议及相关造势均在之后,且2025年诺奖提名截止于1月31日,彼时 其第二任期刚开启十多天,连提名逻辑都难以成立 ; 其二,他任内曾向挪威政府施压试图影响评选,而诺奖评选向来独立于政府运作,这种干预行为本身就引发争议 。这些都成为他难以获得诺贝尔委员会认可的关键因素。 特朗普没拿到诺贝尔和平奖这事儿,其实挺说明问题的。 诺贝尔和平奖从来不是看谁喊的口号响、列的“功绩”多,而是认实在的行动。 马查多是真的在危险里坚持做实事,特朗普那些所谓的“解决冲突”,要么是赶不上评选时间,要么根本没得到认可,还想靠施压影响结果,这跟诺奖讲独立、重实质的规矩完全拧巴了。 说到底,国际荣誉认的是真正扎根做事的人,玩政治套路、搞功利化包装根本行不通。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朗普估计的哭晕 在厕所 诺贝尔和平奖公布结果,特朗普再度落空。本次奖项并未授予
积极的阳光
2025-10-10 23:13:32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