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属鲁甸老震区的持续活动 共同的震源背景:2024年鲁甸4.9级地震

自然预警瞭望 2025-10-11 01:40:58

🔍 1. 同属鲁甸老震区的持续活动 共同的震源背景:2024年鲁甸4.9级地震和2025年记录的地震(如3月29日会泽4.4级地震、10月10日鲁甸4.4级/4.5级地震)均位于2014年鲁甸6.5级地震的老震区范围内。该区域因2014年强震导致地壳应力场长期不稳定,后续中小地震属于断裂带的调整活动。@中国地震台网12 空间重合性:两次地震震中位置高度接近: 2024年4月9级震中:北纬27.01°、东经103.44°(火德红镇附近);5 2025年10月震中:北纬27.00°–27.03°、东经103.44°,差异不足3公里,表明同一断裂带持续释放能量。@搞机圈的那些...68 🌐 2. 远场强震的触发作用 关键诱发事件: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美方测定为7.7级)。云南省地震局分析认为,此次强震产生的动态应力触发了鲁甸老震区的小震活动,导致3月29日会泽4.4级地震发生,并推测其“是缅甸地震触发的鲁甸老震区起伏活动”。@云南省地震局3 科学机制:强震波传播至历史破裂区时,可能加剧原有断裂面的摩擦失稳,此类“远场触发”现象在多个地震活跃区均有观测记录。1 ⚠️ 3. 区域应力释放的连续性证据 余震序列关联:2025年记录的地震被官方明确标注为“鲁甸老震区余震活动”。例如,2025年5月21日、6月24日巧家县3.4级和3.1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在速报中均指出其与2024年鲁甸4.9级地震的关联性,称其为近5年该区域最大前震。1 地质活动延续性:2025年10月10日的4.4级地震紧邻2024年震中,且无独立新断裂报告,进一步佐证该断裂带仍处于应力调整阶段。89 ⚖️ 补充说明:需谨慎对待的非科学关联 有民间观点提出“77年/11年地震周期链”,试图将1948年、1970年等历史地震与近年事件关联,但此类理论缺乏地质动力学支持,未被主流地震学界采纳。3 💎 结论 2025年鲁甸地震本质是2014年强震余震区活动的延续,而2024年4.9级地震则标志着这一区域进入新一轮活跃阶段。2025年缅甸强震进一步扰动该断裂带,触发更多小震活动。从地质演化角度看,两次事件是同一断裂系统在时空上的连续性应力释放,而非独立事件。168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自然预警瞭望

自然预警瞭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