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资看点】
1、我们认为,2025年美妆双11不仅是 “促销季”,更是行业格局的 “检验场”。本土品牌凭借对直播渠道的适配、产品创新持续抢占份额;跨国品牌需在 “高端优势” 与 “大众破局” 间寻找平衡;平台则通过差异化策略巩固核心客群。对于消费者而言,“更长周期 + 更低价格 + 更简规则” 将带来更优体验,而对于投资者,本土高增长龙头与跨国高端品牌仍值得重点关注。
2、目前,小型电动车已突破传统代步工具定位,演变为融合实用功能、智能交互与安全防护的移动生活空间。各品牌通过精准定位不同消费群体,在产品矩阵中呈现出显著差异化:从入门级的经济型配置到高端智能版本,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预算和使用场景,在续航里程、智能座舱、驾驶辅助等核心维度进行个性化选择,在满足通勤刚需的同时实现品质生活的延伸。
3、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同时,中国汽车市场规模优势和品质优势逐步显现,消费者对汽车的体验需求快速迭代,“用户定义汽车”趋势显著。在此背景下,及时捕捉消费者需求变化,成为汽车产品力提升、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也对汽车产品评价提出了新的期待。
4、我们认为,看好供需改善的子行业和进口替代的新材料。外需下行,内需弱稳的背景下,预计化工机会更多来自供给端:1、供给受限类如资源品:磷肥钾肥;2、牌照类:制冷剂、民爆、危化品;3、反内卷潜力较大的子行业:粘胶短纤、涤纶长丝等;4、新材料尤其是进口替代的新材料,需求增长确定性强,看好高速树脂、氟化液、成核剂等。
作品声明: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