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大叔挖水沟,一铲子下去,竟然从土里钻出来一条“大长虫”,还有一窝尖头毒蛇,蛇身上五彩斑斓,头部成尖角形状,确定是毒蛇!专家表示:系本地红脖颈槽蛇,虽然是毒蛇,但毒性不是很强! 据齐鲁壹点10月10日报道,青岛郊外的田间,农忙时节总少不了农户忙碌的身影。 有位当地大叔扛着铁锹到地里挖水沟,想疏通积水方便后续耕种。 挖至半米深时,铁锹突然碰到软乎乎的东西,他以为是埋在土里的粗树根,随手又往下铲了一下。 可铁锹刚抬起,一条胳膊粗的“大长虫”就“噌”地从土里钻出来,尖头三角的脑袋吐着信子往旁爬! 大叔瞬间腿一软,铁锹“哐当”砸在地上,连退两大步,瞪圆眼睛盯着这惊险一幕,后来还拍了视频发到网上。 这些让大叔受惊的蛇,民间常叫“野鸡脖子”,实际是青岛本地常见的颈槽蛇类。 专家鉴定发现,这类蛇分两种:一种是红脖颈槽蛇,另一种是虎斑颈槽蛇。 值得注意的是,红脖颈槽蛇的毒腺长在后槽牙,通常不主动咬人,专家明确其“毒性弱咬伤概率低”; 虎斑颈槽蛇的毒腺位置更深,还不与毒牙相连,青岛本地几乎没出现过它致人中毒的案例。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小瞧它们的毒性,毕竟属于毒蛇,被咬后仍有风险,这一点需要大家格外留意。 更关键的是,红脖颈槽蛇和虎斑颈槽蛇都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绝对不能随意捕杀。 要是故意打死一条,可能面临2000到10000元罚款;数量多的话,还可能坐牢,网友调侃它们是“牢底坐穿蛇”,甚至用“踩缝纫机”形容坐牢后果,虽是调侃,却道出了法律的严肃性。 就算是不小心弄死,也可能被追究责任,买卖这类蛇同样犯法,千万别因一时大意触碰法律红线。 从生态角度看,这些蛇的作用可不小。它们以青蛙、老鼠为食,能有效控制这两种小动物的数量。 要知道,老鼠多了会咬坏粮食,还会传播病菌,蛇的存在能维持田间生态平衡,减少这些麻烦,是生态链里重要的一环。 在青岛农村,以前常能看到蛇的身影:房檐下、院子里、水塘边,有时进屋都能撞见蛇趴在地上。 就算见得多了,不少人还是怕蛇,一看到就赶紧跑。 可现在城市里的人,好些年都见不到蛇了,有人推测这是因为城市里老鼠少,蛇没了食物,自然就少见了。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齐鲁壹点2025年10月10日关于《青岛大叔挖水沟发现一窝尖头毒蛇,专家:系本地红脖颈槽蛇,毒性弱咬伤概率低》的报道
同学的老婆在小区压死个孩子,赔了120万,判了个监外执行。两家谈了半个月,签协议
【134评论】【6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