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号,特朗普本月底的亚洲访问行程,已经基本公布了。很有意思的一个关注点是,特朗普决定出席,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东盟峰会;但却决定不出席韩国的APEC峰会,只会在韩国与中、韩双边会见之后,就立马离开。那么对于这两个亚洲地区,非常重要的多边机制,特朗普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呢? 先说为啥非要去东盟峰会,马来西亚这地方选得就有门道,正好卡在南海边上,是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特朗普心里门儿清,当年他刚上台时脑子一热退了TPP,把东南亚国家晾在那儿没人管,结果中国趁机往上凑,又是签自贸协定又是搞基建合作,现在东盟早成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南海这边的合作也越走越近。他现在急着去东盟,说白了就是来“救火”的,想把失去的场子找回来,拉着东南亚国家一起给中国在南海使绊子。 他去了肯定得画大饼,比如承诺给点关税优惠,说要增加对东盟的投资,可这些话听听就得了——之前美国给东南亚的承诺,十句里有八句没下文。就像2023年美国说要帮菲律宾建基础设施,到现在没见着几个项目落地,反倒是中国帮老挝修的铁路早通车运营了。 东盟那帮主儿精着呢,谁给真金白银跟谁走,特朗普要是只揣着空话去,怕是连个像样的联合声明都签不下来。更别说他心里打的小九九,无非是想让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跟着美国起哄,比如多搞几次所谓的“自由航行”,可东盟国家才不想被当枪使,真把中国得罪了,自家的农产品、矿产卖给谁去? 再看为啥放着APEC峰会不去,这事儿更透着他的任性。APEC讲究的是协商一致、互利共赢,要谈的都是数字贸易、供应链合作、气候变化这些“慢活儿”,可特朗普是个只看眼前利益的主儿,恨不得今天投钱明天就见回报,哪有耐心跟一群国家慢慢磨?就说气候变化,他当年上台第一件事就是退出巴黎协定,现在APEC要谈低碳转型,他去了除了泼冷水还能干嘛?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APEC里的话语权越来越重了。这些年中国跟APEC成员国的贸易额占了自己外贸总额的六成多,数字经济合作、跨境电商这些领域,中国都是领头的。特朗普要是去了APEC峰会,万一中国提出的倡议得到大多数国家支持,他岂不是成了陪衬? 以他那好面子的性子,肯定受不了这委屈,干脆找个借口不去,眼不见心不烦。可他不想想,APEC是美国当年牵头搞起来的重要平台,长期缺席只会让美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弱,等他想再回来的时候,怕是连说话的份儿都没了。 至于韩国这一站,说穿了就是特朗普的“提款机”行程。他虽然不去APEC,但非要在韩国停一天,核心就两件事:一是逼韩国多掏驻韩美军的分摊费用,二是逼着韩国把制造业往美国转移。 2025年8月他跟韩国总统李在明谈的时候,就狮子大开口要韩国把驻韩美军基地的土地所有权交出来,当时韩国就没松口。这次他去,肯定还得拿这事儿施压,说不定会放话“要是不掏钱,就减少驻军”——可他忘了,驻韩美军是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不是给韩国当保镖的,这么明着敲竹杠,韩国心里能舒服? 还有制造业的事儿,他之前就说要让韩国造船企业去美国建厂,用美国本地劳动力生产,美其名曰“加强供应链安全”,其实就是想把韩国的高端产业抢过去,帮美国解决就业问题。韩国造船业本来在全球就占着半壁江山,真要是把生产线迁到美国,成本得涨一大截,还得看美国工会的脸色,换谁都不愿意。可韩国又不敢完全得罪美国,毕竟还得靠美国的“安全保障”,只能在中间打太极——说不定会答应在美国建个小厂子应付一下,核心技术肯定不会搬过去。 其实特朗普这整趟行程,绕来绕去都没躲开中国这个“隐形指挥棒”。去东盟是怕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力太大,不去APEC是怵中国在多边平台上的话语权,去韩国施压是怕韩国跟中国走得太近。可他的算计全是一厢情愿:东盟国家不会为了美国得罪最大的贸易伙伴,APEC少了美国,中国照样能推动合作,韩国更不会因为美国的压力就断了跟中国的经贸往来。毕竟韩国每年跟中国的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比跟美国、日本加起来还多,真把中国惹毛了,韩国的半导体、汽车产业都得遭殃。 说穿了,特朗普这趟亚洲行就是典型的“短视操作”,只盯着眼前的那点利益,根本没考虑长远的战略。他以为靠威胁、画饼就能让亚洲国家跟着美国走,却忘了现在的亚洲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个任人摆布的样子了。东盟要的是实在的发展好处,APEC需要的是真心的合作态度,韩国要的是平衡的外交关系,这些都不是特朗普那套“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能满足的。 要是他到了东盟,发现没人愿意跟着他起哄;到了韩国,没拿到想要的好处;再看着APEC峰会上中国跟其他国家谈得热火朝天,不知道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毕竟历史早就证明了,搞对抗、耍霸权没有出路,只有合作共赢才能走得远。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
特朗普刚对中国“掀桌子”,半天时间都不到,美国马上就露怯了半天时间里,特朗普
【62评论】【8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