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刚刚经历了台风暴雨的重创,昨天(10月10号)又遭遇7.4级的大地震,他的盟国美国,日本一声不吭,而当时菲律宾的盟友美国及其所谓的友好国家日本、乌克兰、澳大利亚等,没有一个国家对菲律宾进行救援和慰问。 10月10日上午九点四十三分,菲律宾遭遇一场强震,中国测定的7.4级能量,在菲律宾本地机构的报告中则高达7.5级,这股源自地下50公里深处的毁灭性力量,让整个群岛感受到了冲击。 就在不久前,这片土地才刚刚承受过台风暴雨的洗礼,现在新的灾难又来了,官方迅速拉响了海啸警报,警告民众海浪可能会高出潮位一米,预计在震后两小时内抵达,对于生活在海岸线附近的居民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强烈的震感已经让他们陷入恐慌,而迫在眉睫的海啸威胁更是让焦虑达到了顶点,人们只能无助地等待着指令,不知道是否需要立刻抛下一切,向高处转移。 幸运的是,来自锡亚高岛的初步消息说,似乎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建筑损毁,但这并不能抚平人们心中的恐惧,因为灾难的第一波冲击,永远是作用于人心的。 在这样的危机关头,各方的反应总是格外引人注目,中国驻达沃总领馆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确认了震感,并立刻开始核实当地中国公民是否安全,这是一个标准的外交动作,但在当前微妙的背景下,却显得意味深长。 菲律宾与美国、日本的盟友关系,也让这场天灾成了外界观察其互动的一扇窗,然而一些批评的声音却让这层关系显得不那么单纯,一位前美国情报官员就曾直言,华盛顿对马尼拉的帮助,更多是出于利用,而非真心实意的友谊,灾难就像一个舞台,让原本隐藏在幕后的地缘博弈,不经意间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说到援助,就更有意思了,翻开历史,自2013年以来,从“海燕”到“杜苏芮”,每当台风重创菲律宾,中国总是伸出援手,派遣医疗队、运送物资船、援助大米和现汇,累计总额超过2100万美元,这几乎成了一种惯例。 但这次情况似乎不同了,地震发生后,无论是中国外交部还是红十字会,都没有像过去那样迅速公布援助计划,姿态显得异常低调,这种沉默,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两国在南海问题上持续的摩擦与挑衅。 援助的快慢与有无,仿佛成了一张双边关系的晴雨表,在高层政治的复杂角力之下,普通民众的诉求却异常简单。,那些贫民窟里,人们发出的声音是:“要大米,不要子弹。”这朴素的呼声,恰恰揭示了国家战略与民众基本生存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最终这场始于地壳断裂的自然灾害,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对国际关系的压力测试,它考验的不仅是菲律宾的应急体系,更将中、美、菲等各方都卷入一个复杂而敏感的互动场,从民众的惊声尖叫,到外交官的紧急电话,再到援助物资的流动或停滞,一切都证明,如今的一场天灾,早已不再是孤立的自然现象,而是与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纠缠在一起的复合型危机。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菲律宾发生7.4级地震已触发海啸预警 或出现1米高海浪
菲律宾刚刚经历了台风暴雨的重创,昨天(10月10号)又遭遇7.4级的大地震,他的
繁梦间
2025-10-11 12:10:00
0
阅读:2210
沧海一粟
让猴子自生自灭,别爱心泛滥
奋斗 回复 10-11 21:01
如果国家援助菲律宾那么还不如把这个钱拿回来给我们祖国的农民福利
小弟
关你什么事。
蓝天
恶有恶报!
用户90xxx41
该死
用户11xxx79
它们援助的枪支弹药也当数吧?
用户10xxx26
我不管别人援助不援助,只要中国不援助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