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能活三个月了!”2016年,53岁安徽男子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说手术无用,他却不听医嘱,尝试自救,用61场马拉松续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16年,53岁的贺明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告知他,其生命可能仅剩三个月。 面对这一诊断,贺明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标准治疗后,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开始跑步,并最终完成了61场马拉松,将自己的生命延长了四年之久。 确诊之初,贺明并未放弃。他接受了33次化疗,但治疗效果不佳,身体在治疗过程中变得非常虚弱,体重急剧下降。 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几乎拖垮了整个家庭,经历了近十个月的化疗后,病情未见好转,贺明开始重新思考余生的意义。 他决定停止常规治疗,尝试通过运动来自救。这个决定在家人看来近乎疯狂——一个肺癌晚期的病人,如何能承受剧烈运动?但贺明坚信,与其卧床等待,不如奔跑求生。 最初,他连走路都困难,在小区里挪动两百米就气喘吁吁、虚汗直冒。但他坚持了下来,并逐渐感受到身体状态的微妙变化,胸口的压抑感似乎有所减轻。 随着耐力慢慢增强,他从行走过渡到慢跑,甚至能连续跑上两公里。在2016年秋天,他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报名参加淮南当地的半程马拉松。 他耗时两个多小时艰难完赛,冲过终点时泪流满面。这枚奖牌,成了他生命意志的证明,也让他彻底爱上了马拉松。 此后,贺明的生活重心从病床转向了全国各地马拉松赛道。为了节省开支,他常坐夜班火车硬座,下车后直接参赛。 他的运动服背后总缝着一块白布,上面写着“肺癌晚期,跑马抗癌,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这使他成为赛道上一道独特且鼓舞人心的风景,许多跑友看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甚至陪伴他跑上一段。 贺明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传播越来越广,他被称为“抗癌斗士”。他的故事激励了众多癌症患者,许多人给他发信息,说因为他而重拾面对治疗的勇气。 2017年,他完成了首个全程马拉松,并立下了完成一百场马拉松的宏愿。 然而,病魔并未远去。2019年初,癌细胞扩散至他的胸椎和肋骨,医生再次给出了严峻的预后。 但贺明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甚至提前做好了身后事的安排,决定捐献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2020年1月5日,在厦门马拉松赛场上,贺明迎来了他的第61场,也是最后一场马拉松。 此时他的身体已极度虚弱,比赛中甚至出现了咳血的情况,但他依然坚持完成了比赛。冲过终点后,他的病情急转直下。 2020年6月5日,贺明在安徽淮南的家中去世,享年57岁。遵照其生前意愿,他的眼角膜被成功捐献,让两位陌生人重见光明。 贺明的故事引发了关于运动与癌症关系的讨论。有研究表明,规律运动确实可能为癌症患者带来一些益处。 贺明是一个特殊的个例,他的毅力和精神值得敬佩,但其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癌症患者在进行任何运动前,务必咨询主治医生的意见。 贺明用61场马拉松,跑出了远超医生预判的生命长度。他的儿子贺帅后来也开始跑步,希望继承父亲的遗志。 贺明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其长度,更在于其宽度与韧性。 他奔跑的身影,以及他那件写着“肺癌晚期,跑马抗癌”的运动服,已经成为一种不屈精神的象征,持续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选择坚持、选择勇敢、选择让生命绽放光彩。 信息来源: 新华网《绝地奔跑:一个癌症患者未完待续的“百马”传奇》 上思融媒《“你只能活3个月了!”53岁安徽男子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说手术无用,他却不听医嘱,用61场马拉松续命!》
“你只能活三个月了!”2016年,53岁安徽男子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说手术无用
玉尘飞啊
2025-10-11 12:50: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