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领导人雨中大阅兵,当着中俄贵客的面,亮出了对美战略底牌 夜色压城,细雨绵绵,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大阅兵在平壤拉开帷幕。雨水没能冲淡仪式的庄重,反倒让这个夜晚多了几分戏剧感。 和以往不同,这场阅兵不是单纯的“自家庆典”,而是变成了一个国际舞台。 中国、俄罗斯、越南等国的政要齐聚一堂,尤其是中俄重量级嘉宾的到场,直接把这场本来就不小的秀推向了外交新高度。 朝鲜领导人站在高台上,话音刚落,最新的战略核力量便闪亮登场。雨夜下的阅兵,变成了一场公开亮底牌的“现场直播”,美国和周边国家不看都不行。 先说说这场阅兵的出圈武器。最惹眼的当属新型洲际导弹“火星-20”。这东西一上来就占据了全场C位,11x11的大号运输车把它拖得虎虎生风。 体积比起中俄的同类导弹,显得有些“壮硕”,有点像是北方老铁做饭——没啥花活,但分量管够。明眼人一对比,立马就能看出门道。 朝鲜的导弹体型大,很可能跟发动机推力、弹头小型化还有点距离有关。毕竟技术积累拼不过中俄美,体积就得凑个数。可这并不影响它的实际威慑力。 即使还没试射,单看参数,前一代“火星-19”射程就够到美国本土,如今的20型,威胁更上一层楼。 朝鲜不藏着掖着,直接把压箱底的家伙事儿往外摆,意思很明白:谁要是敢来找事儿,后果自己掂量。 与此同时,改进型“火星-11”高超音速导弹也一同亮相,展示了朝鲜在构建多层次核打击体系上的野心。 不管外界怎么评价,朝鲜这一套操作就是要让美日韩承认它的“拥核国家”资格,顺带让外部压力别轻举妄动。 核武亮相,常规装备也不含糊。这场阅兵里,朝鲜的“天马-20”主战坦克带着全新主动防护系统出镜,防无人机的套路直接学了个全套。 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朝鲜吸收得一点都不含糊。虽然和中美顶级水平还有差距,比如主动防护系统没做到高度集成,但起码思路跟上了潮流。 不是一味堆钢板,而是想着怎么“自保”,怎么应对新威胁。模块化火箭炮、600毫米超大口径火箭炮、各类无人机也都一一亮相。 可以看出,朝鲜不是只盯着核武器搞威慑,常规力量的现代化同样没落下。毕竟半岛局势变数太多,真打起来,光靠核武器也扛不住全场。 朝鲜这一波装备“大扫除”,就是要让外界知道,常规军事冲突它也没怕过。顺带说一句,全球陆军装备都在往高科技靠拢,朝鲜这套打法虽然不算顶级,但绝对不落伍。 外交上,观礼台的画面同样信息量十足。中国高层代表、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等贵宾的出席,是朝鲜向外界释放“我有靠山”的信号。 谁都看得出,朝鲜在拼命消解自身的外交孤立,把国内的庆典变成了地缘政治的试金石。阅兵队伍里,朝鲜援俄部队方阵高举中朝俄三国国旗经过检阅台,这一幕比啥官方发言都管用。 既给俄方嘉宾送了面子,也让美国和日韩看得明明白白:我不是孤家寡人,这后头有人撑腰。最近几年,朝鲜领导人频频出访中国,参加中方阅兵,和中俄的互动越来越多。 东北亚这盘棋,朝鲜不想当边角料,它要做棋盘上的重要一子。靠着大国关系筑起安全屏障,这才是朝鲜对外展示的真正底色。 回头来看,这场雨夜阅兵其实就是一场实打实的底牌展示。新型核力量、现代化常规武器、还有和中俄的高调互动,三张牌明晃晃地摆在桌上。 朝鲜要的不是虚名,而是让外界认清它“拥核国家”的位置,用实力换安全,用威慑保稳定。这一波操作,不仅让半岛局势更紧张,也逼得美日韩重新拿捏对朝政策。 中俄的参与,让东北亚的地缘格局变得更复杂,局势像极了大风雨前的宁静。朝鲜底牌已经摊开,接下来怎么走,全世界都在盯着东北亚这块风口浪尖的棋盘。 参考资料:朝鲜举行盛大阅兵式,金正恩发表讲话 2025-10-11 08:52·新快报
朝鲜领导人雨中大阅兵,当着中俄贵客的面,亮出了对美战略底牌 夜色压城,细雨绵绵
飞天史说
2025-10-11 13:42:59
0
阅读: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