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中国要反制美国了,将对美船舶收取港务费,3天后生效。 但是消息刚出就

茂盛楼兰 2025-10-11 14:17:07

果不其然,中国要反制美国了,将对美船舶收取港务费,3天后生效。 但是消息刚出就有人说,中国的反制效果不大:一是因为美国出口的商品中,靠远洋运输的不多,基本以大宗农产品为主;二是美国造船业不行,船少;三是美国可能会采用其他措施,规避缴纳费用。 但对于这样的担心,只能说是完全不合理,一看就没有认真读公告,更别说研究背后的产业逻辑了。 就说所谓“美国远洋运输出口不多”的说法,这简直是对中美贸易格局的误解,美国对华出口哪里只有大宗农产品?2024年挂靠中国港口的美籍或美资船舶就有1800艘次,涉及的货物吞吐量超过2.1亿吨,除了大豆、玉米这些农产品,还包括大量液化天然气和汽车滚装船运输的商品,这些可都是实打实靠远洋运输的高价值货物。 更别说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里中国占了七个,处理着全球30.1%的海运量,美国想把这些货物卖到中国,绕得开中国的港口网络?路透社早就算过一笔账,一艘载有超过1万个集装箱的美国船舶,光首阶段的费用就可能高达100万美元,这还没算后续逐年上涨的部分,真当这钱是大风刮来的? 再看“美国造船业不行,船少”的论调,只能说没看透公告的精准打击范围,公告里写得明明白白,收费对象可不只是挂美国旗的船舶,还包括美国企业运营的、美资直接或间接持股25%以上的,甚至在美国建造的船舶。 美国造船业确实拉胯,2024年全年商用船舶产量不足10艘,也就相当于中国单月产能的1/10,造船成本更是中韩的4倍,但这不妨碍大量美资通过参股、运营等方式控制船舶,那些以为“船少就没事”的人,怕是没注意到1800艘次的停靠数据,这些船即便不是美国造、不挂美国旗,只要沾了美资或美运营的边,照样得缴费,这种精准度可不是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 至于“美国能规避缴费”的想法,更是把中国的监管能力看得太简单了,且不说公告里把收费范围界定得滴水不漏,从船舶所有权到股权比例再到运营主体,每一条都卡得很死,想靠“换旗”“代持”这类老套路根本就行不通。 说到底,这次反制从一开始就不是小打小闹,美方先违背国际贸易原则和中美海运协定,搞歧视性港口费,中国不过是按国际法和国内法规对等回应,就是正当权益的维护。 现在中国港口的话语权摆在这里,美国的能源和农产品出口又高度依赖中国市场,这种情况下的反制,根本不需要大张旗鼓就能戳中要害,这本质上是一场精准的对等博弈:美方先动手,中方再还手,每一步都有法规依据,每一笔收费都有数据支撑,既维护了自身权益,又没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 所以,别再纠结“效果大不大”了,看看美方接下来的反应就知道,要是真不在乎,何必当初率先搞制裁?这场反制与其说是打击,不如说是给单边主义上的一堂课,想拿海运当筹码,得先看看自己离得开谁的港口,扛不扛得住对等代价,中国这次算是把有理有据、精准适度玩明白了,既没输理,更没输阵。

0 阅读:1137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