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10月5日报道,三位治水老炮儿的故事刚被翻出来,全是藏在江河里的硬货,看

先域番神 2025-10-11 15:56:25

荔枝新闻10月5日报道,三位治水老炮儿的故事刚被翻出来,全是藏在江河里的硬货,看完才知道咱们的江河安澜不是白来的。 被称作“长江王”的林一山,当年拍着桌子定了三招治江的谱儿:先补堤防的窟窿,再建分蓄洪区当“缓冲垫”,最后修梯级水库把洪水“锁”起来。从荆江大堤整险加固到丹江口、葛洲坝这些大工程,40多年下来,他的蓝图慢慢变成了现实,直到2007年去世,享年96岁。 郑守仁是出了名的“工地钉子户”,1963年从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毕业,23岁就扎在工地上,一干就是57年,被称作“工地院士”。他带着团队三次把长江截流的世界难题给啃下来了,主持设计的三峡工程有20多项指标戳着“世界之最”的标签,光主体工程就省了3亿多,比抠门儿的老会计还会算账。2020年7月,他因病走了,享年81岁。 1963年从清华水利系毕业的林秀山,24岁就扎进黄河的事儿里,1987年接了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总工程师的活儿。他带着团队做了四百多项试验,画了近万张图纸,啃下400多项技术难关,把小浪底建成了“黄河的保险栓”。2001年工程一完工,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蹦到1000年一遇,凌汛那事儿再也没犯过,断流也成了老黄历,沿黄52个城镇的供水和河南、山东3000多万亩地的灌溉都稳当了。 搞水文和防汛的“大脑袋”张建云,带着人搞出了“全国洪水预报系统”“国家防汛会商系统”这些玩意儿,就像给国家装了个“防汛雷达”,帮着决策层拿主意。2021年河南郑州暴雨,他当国务院“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调查专家组组长,全程盯着事儿。面对现在越来越多的极端暴雨,他说必须把流域当成整块儿地治,既要能装水也要能排水,不能光顾着一头儿。 这些老炮儿把一辈子都砸在江河里,现在咱们喝着安全的水、看着平稳的河,可别忘了他们的劲儿——你说,咱们这代人该怎么接好这活儿?

0 阅读:0
先域番神

先域番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