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咆哮”,像极了被戳破气球的孩子。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挥舞

威武霸气 2025-10-11 17:02:21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咆哮”,像极了被戳破气球的孩子。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挥舞了一辈子的“制裁大棒”,怎么突然就变成了狠狠的打在了自己脸上的耳光?这种“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双标心态,在美国政客身上早就是刻进了DNA的本能 。 就拿这次稀土博弈来说,中国2025年10月9日宣布加强稀土技术出口管制,明确限制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项出口,这原本是主权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常操作。但特朗普却跳脚声称这是“预谋多年的阴谋”,甚至威胁要对美国“任何和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这种逻辑简直荒谬——美国自己对华为、中兴 等中国科技企业实施长达7年的“实体清单”制裁,将382家中国公司列入管制名单 ,却不允许中国对稀土这一战略资源采取合理管控措施,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更讽刺的是,美国对“规则”的态度向来是合则用,不合则弃。2018年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2019年退出《中导条约》、2020年威胁退出世卫组织 ,这些“退群”行为早已把国际契约精神踩在脚下。可当中国依据《出口管制法》对稀土实施管制时,美国却突然化身“规则捍卫者”,指责中国“破坏国际贸易秩序”。这种双重标准的魔幻现实,连美国媒体都看不下去——《纽约时报》曾尖锐指出,美国的制裁政策本质是“用国内法绑架全球市场”。 再看看美国的制裁“战绩”:特朗普政府2017年以来对他国实施超3900项制裁,相当于每天挥舞3次“大棒”。从对俄石油实施“二级关税”到冻结伊朗央行资产,从限制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到打压欧洲“北溪—2”项目,美国把制裁当成了“万能钥匙”。可当中国2025年9月对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等3家美企实施反制时 ,美国却集体患上“玻璃心”,声称这是“前所未有的挑衅”。这种只许自己横行霸道,不许他人正当防卫的心态,让国际社会彻底看清了美式霸权的真面目。 最可笑的是,美国至今没搞明白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的反制不是目的,而是对霸权主义的必要回应。当美国用“实体清单”封锁华为芯片供应时,中国加速实现5G技术自主可控;当美国限制稀土加工设备出口时,中国稀土分离技术突破“卡脖子”瓶颈。正如中国商务部所言,“任何限制都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反观美国,2025年10月对俄制裁升级后,反而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加剧,连德国经济部都承认“美国的制裁正在反噬西方自身” 。 历史终将证明,靠制裁堆砌的霸权大厦,终究是沙滩上的城堡。当美国政客还在为“面子”四处挥舞大棒时,中国早已在稀土、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构建起自主可控的产业链。这种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博弈的转变,才是对美式霸权最有力的回应。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特朗普政策变脸 川普特朗普 特朗普外交突袭 特朗普怒怼 欧盟反击特朗普 特朗普怒斥美国 特朗普争议发言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威武霸气

威武霸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