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役上将布莱尔:如果中国觉得可以在几天时间内占领台湾,并将既成事实呈现在国际社会面前,那将是极其错误且愚蠢的判断。蔡正元回怼道:首先我们不需要国际社会承认,因为台湾统一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既然是内政,需要你们承认嘛? 2025年6月,台北一场兵棋推演活动拉开帷幕,汇聚了多国退役将领,焦点直指台海可能的冲突情境。这次活动并非空谈,而是通过模拟2030年的各种假设,检验防御策略的有效性。参与者包括美国前太平洋司令丹尼斯·布莱尔等多位重量级人物,他们从后勤协调到情报共享入手,逐一拆解潜在风险。活动暴露了台湾东部和外岛的防御短板,强调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布莱尔作为关键发言人,他的观点迅速成为焦点。他指出,中国军事现代化步伐虽快,但覆盖全球布局,并非专为台湾量身定制。核力量和航母群的提升,更侧重于整体战略平衡。 这种分析接地气,避免了夸大其词,而是基于公开数据和历史经验,提醒各方勿轻视复杂变量。兵推结果显示,单纯的速战计划往往忽略盟友介入的连锁反应,这为后续讨论奠定了现实基础。 布莱尔在活动后的记者会上,进一步阐述他的判断核心。如果中国误以为能在几天内完成占领,并将既成事实推向国际社会,那将是严重失算。他强调,台湾只需抵抗数月,中国就会陷入全面困境。美国及其盟友的介入,将彻底破坏任何速胜企图。这种观点并非耸人听闻,而是源于对军事实力的理性评估。 布莱尔提到,2027年常被视为潜在节点,但这更多是政治修辞,而非铁板钉钉的行动期限。中国装备升级迅猛,美国则通过高超音速导弹和防空系统等针对性开发,保持技术对冲。台湾的自卫能力至关重要,必须争取时间等待援助。这样的论述有内涵,避开了情绪化表述,转而聚焦战略定力与成本计算,体现了老将的务实作风。 蔡正元的回应来得迅猛而直接,他公开表示,统一事务属于中国内部,无需国际社会的点头认可。既然是家务事,何须外人盖章?这番话直击要害,回避了军事细节,转而强调主权原则的不可逾越。蔡正元认为,布莱尔的评论超出军事范畴,夹杂了对北京决心的低估。 作为台湾前国民党立委,他多次在媒体上论述两岸经济联系,从半导体到农产品,供应链深度融合。岛内社会分歧明显,单纯依赖外部军售,无法根治问题。美国一边高呼维护和平,一边推动对台武器交易,台湾为此投入巨资,却像在买保险,治标不治本。这种视角接地气,贴近岛内民众的实际关切,避免了空洞说教。 两岸经济纽带是蔡正元反复强调的点。台湾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度高,出口占比超过40%,从高科技产品到日常消费品,无一例外。任何外部干预,都可能搅动这一链条,导致市场波动。布莱尔虽未深挖此层,但他的警告隐含了对经济代价的认知。中国近年来通过政策沟通,逐步展现经济合作的红利,让岛内民众看到统一路径的务实益处。 国际上,多数国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当局的国际操作虽灵活,却难获实质支持。这反映出地缘政治的现实逻辑:大国博弈中,小岛屿的筹码有限。蔡正元的回击,不仅是个人表态,更是岛内部分声音的镜像,提醒外界勿忽略历史与民意的深层动力。
美国退役上将布莱尔:如果中国觉得可以在几天时间内占领台湾,并将既成事实呈现在国际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10-11 18:59: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