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中国不会帮出个白眼狼吧!10月9日,沙特阿拉伯外贸总局一纸公告,矛头直指中国商品——对原产于中国的饮料易拉罐铝盖正式立案反倾销,直白点说,正是红牛、可乐、气泡水最常用的小尺寸盖! 沙特阿拉伯作为中东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与中国的贸易纽带早已密不可分,从能源到基建,中国一直是沙特石油出口的最大买家,而沙特也成为中国在中东的重要投资目的地。 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中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量的近20%,这让中沙关系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如鱼得水。 沙特“2030愿景”强调多元化经济转型,中国企业蜂拥而入,参与高铁、港口和新能源项目,累计投资超过数百亿美元。 这种互利格局,本该让双方如胶似漆,可就在10月9日,沙特外贸总局突然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饮料易拉罐铝盖发起反倾销调查。 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击中国铝制品出口的核心命脉。 饮料易拉罐铝盖,规格精确到厚度0.213毫米至0.250毫米、直径50毫米至63毫米,主要用于密封碳酸饮料、能量饮料和气泡水罐头。 这种小巧的铝盖看似不起眼,却承载着全球饮料产业的日常运转,中国作为世界铝加工大国,年产铝盖数以亿计,出口到中东市场的份额一度高达60%以上。 沙特作为海湾饮料消费大国,年进口饮料超过10亿罐,这些铝盖直接支撑着当地可口可乐、红牛等品牌的供应链。 公告一出,调查期锁定2024年1月至12月的数据,初步怀疑中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位倾销,损害沙特本土铝加工企业的利益。 这场调查预计持续12至18个月,如果终裁肯定,将征收临时或最终反倾销税,税率可能从10%起步,直至更高水平。 这场调查暴露了中沙贸易的隐痛:中国出口的低价优势,本是产业链效率的体现,却被解读为不公平竞争。 沙特本土企业游说政府,声称中国铝盖以每件0.02美元的价位涌入,挤压了本地就业和利润空间。 但真相远非如此,中国铝盖的成本控制,源于上游电解铝的规模效应和下游自动化生产线,2024年中国原铝产量达4400万吨,全球占比超60%。 沙特铝业虽有资源禀赋,却受制于高能耗和高物流成本,年均铝盖生产成本高出中国20%。 如果沙特真想保护产业,为什么不加大技术引进和产能升级的投资?反倾销成了挡箭牌,实际是为本土企业争取喘息时间。 过去十年,中国铝产业靠规模取胜,出口依赖度高达30%,但中东市场的脆弱性显露无遗。 沙特公告后,商务部迅速响应,派出调查组赴利雅得收集证据,企业如中铝集团已启动应诉程序,提供成本数据以证清白。 我认为,中国不应被动防守,而该主动出击,加大对沙特的技术转移,比如共享高效压延技术和环保涂层工艺,能换取更稳定的准入。 信息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沙特阿拉伯对华易拉罐铝盖启动反倾销调查
[浮云]中国不会帮出个白眼狼吧!10月9日,沙特阿拉伯外贸总局一纸公告,矛头直指
小加娱的史书
2025-10-11 20:43:25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