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女子在餐厅里点了一份海鲜粉丝煲之后,本以为一份是88元,谁知在等了一个小

语蓉聊武器 2025-10-12 01:46:18

上海,一女子在餐厅里点了一份海鲜粉丝煲之后,本以为一份是88元,谁知在等了一个小时后,店员才告诉她菜点错了,需要补差价270元,女子对此很气愤,直呼不是自己的错为什么要她来承担? 新员工背锅?上海女子海鲜煲遭加价:商家失误,知情权不能缺席 “新员工不熟菜单、临时买蟹耽误时间”—— 当上海美食博主宝女士质疑为何 88 元海鲜煲变成 358 元螃蟹煲时,店家给出的理由,听起来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托词。 而这场围绕 “点错菜” 的消费纠纷,本质上是消费者知情权被忽视的典型案例。 事情要从店家那句敷衍的解释说起。 面对宝女士 “为何结账才说点错菜” 的质问,店家称点餐的是新员工,不熟悉菜单才出错,还补充说点完单发现店里没活蟹,从外卖平台采购现杀才耽误出餐。 可在宝女士看来,这些理由漏洞百出:“新员工培训不到位是店家的事,不是我的责任。 就算要做螃蟹煲,提前告知价格,我也能自主选择,哪有吃完了才要补 270 元差价的道理?” 回溯事件最初,宝女士本是带着期待探店。 因是粉丝推荐,她特意让粉丝发了海鲜粉丝煲的图片,到店后第一时间找店员核对:“这是不是菜单上标 88 元的那道?” 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才放心落座。 可这一坐,就是近 1 小时的漫长等待 —— 期间两次催单,店员都只说 “快好了”,从未提及 “点错菜”,更没透露 “螃蟹煲” 的存在。 真正的冲突,在宝女士刚吃几口煲时爆发。 店员突然拿着账单走近,语气带着歉意却不容置疑:“不好意思,点错了,您得补 270 元差价才能结账。” 这句话让她瞬间错愕:自己反复确认的 88 元海鲜煲,怎么突然变成了 358 元的螃蟹煲? 更让她气愤的是,这顿饭的混乱不止于此:只点了一碗米饭、一瓶王老吉,上桌的却是两份。 比店家解释更让宝女士寒心的,是推荐者的态度反转。 之前粉丝一直说 “关注你好久了,这家店绝对靠谱”,可出事后她发现,对方仅关注自己两天,还悄悄取关,发消息询问也石沉大海 —— 一场看似真诚的推荐,最终成了 “随口一说”。 记者试图帮宝女士联系涉事餐厅了解情况,可电话接通后刚提到 “海鲜粉丝煲补差价”,工作人员就以 “不清楚” 为由匆匆挂断,再打便无人接听,连正面回应的勇气都没有。 面对这样的处境,宝女士没有妥协。 她保存好与店员的沟通记录、账单照片,甚至粉丝推荐的聊天记录,果断拨打 12315 投诉:“我不是差这 270 元,是咽不下这口气。 消费本该明明白白,商家的失误,凭什么让消费者买单?” 从法律层面看,宝女士的维权站得住脚。 宝女士的坚持,不仅是为自己讨说法,更是在提醒所有消费者:遇到商家甩锅,别轻易忍气吞声,保留证据、积极维权,才能让 “商家失误消费者买单” 的套路失去生存空间,让消费知情权真正落地。 对此,有网友表示,网友,店家这理由太扯了!新员工不熟菜单是培训问题,临时买蟹耽误时间也该提前说,哪有等顾客吃一半才要补 270 元的?宝女士反复确认过价格,明显是店家想蒙混过关,还好她没忍气吞声。 还有网友表示,必须为宝女士点赞!保存记录、打 12315 这波操作很规范。 之前我遇过类似情况,没留证据只能吃哑巴亏,这事提醒大家消费时一定要多留心,该较真就得较真,不然商家只会更嚣张。 也有网友表示,最无语的是推荐的粉丝,说关注很久结果只关注两天,出事后还取关,太没担当了。 还有店家挂记者电话的行为,明显是心虚,要是真没理亏,为啥不敢正面回应?希望监管部门能好好查查,别让这种套路坑更多人。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