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盯紧这俩宝贝:铟和锑比稀土还稀缺,现在布局正合适 你每天用的手机、开的新能源车,里面藏着两种比稀土还稀缺的金属——铟和锑。最近这俩“小众金属”供应越来越紧,价格持续上涨,已成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的关键命脉。 先看锑。全球储量仅150万吨,中国虽占近三成,但产量已从十年前占全球九成大幅下降。棘手的是,七成锑是开采铅锌矿的副产品,单独开采不划算,导致年产量卡在10万吨左右。2025年全球锑缺口预计达2.17万吨,缺口率近18%。锑是“阻燃之王”,新能源车电路阻燃剂、光伏玻璃澄清剂都离不开它。一辆电动车就要用0.8公斤锑。2024年我国对锑实行出口管制后,10月出口量暴跌至190吨,海外价格飙升至每吨3.9万美元,国内锑价年内也涨了42%。 铟的稀缺程度更甚,全球可经济开采储量仅1.5万吨,不足黄金储量的十分之一。中国掌控全球75%的铟资源,主要伴生于锌矿。2025年2月出口管制后,铟价从每公斤2300元涨至2795元。七成铟用于制造手机和显示屏的ITO靶材,一部手机屏幕就需0.1克铟。5G和AI光模块对磷化铟需求激增,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超1200亿元,推动铟需求增长45%。 政策面上,2025年八部门出台文件明确支持战略小金属发展。供需方面,锑年增产仅0.27万吨,远跟不上需求;铟产量受锌矿制约,而新能源、半导体需求持续爆发。目前相关企业估值仍偏低,锑企平均市盈率28倍,铟企仅20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机构已悄然加仓,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对锑、铟板块持仓提升2.3个百分点。 铟、锑的逻辑并非短期炒作,而是基于资源稀缺、战略刚需和政策扶持的三重支撑。国内企业如华锡有色布局全产业链,锡业股份通过伴生矿回收控本,抗风险能力强化。这些“小金属大角色”正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高端制造竞争中的硬筹码。 素材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英国媒体《金融时报》评论称,中国出台全面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以保护“国家安全”,说中
【3评论】【4点赞】
兜兜先生
qny
I see you
中金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