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这一波,其实可以当经典案例,分析各家的营销行为和反应速度:
大背景:iPhone 17 是9月19日开售,小米 17 是27日开售,其他家因为新机档期的问题,全都赶不上十一消费黄金周。
典型事件:
小米:
9月15日宣布全面迎战苹果,改名,拉高关注度。
逆光之王,是一波堪称完美的“草船借箭”。事后看,我甚至怀疑官方是故意的,让黑子把流量打满,再通过消费者实测,将负面流量全部转化。
十亿成本背屏,这个不用多说了,关注度拉满。
9月27日小米开售,那天是周六。
其余各家新机没发,基本是被动防守,但也有区别。
vivo :
蓝厂是反应最快的,线下基本盘坚如磐石。
十一假期,线下直接把 X300 真机摆出来了,对新机颜值格外自信。
假期几天,蓝厂的宣发一点没落下,线上线下打配合。
十一假期后,OriginOS6 再跟上。
OPPO :有动作,但不多。
设计大改,需要说服消费者接受新的设计。
十一期间刷到短视频平台各种直播,新机摆一桌子,在那讲 Find X9 相比 X8 的改动,给用户做心理按摩。桌上的小米 17 Pro 主要起一个 dou+ 的作用。
假期中,OPPO 官博基本没啥内容(……)
十一假期后,ColorOS6 宣发再跟上。
荣耀:
不清楚罗巍那波流光快门是不是有计划的营销(略抽象)。
荣耀的真机直播是十一之后才看到的,直播间内容与 OPPO 类似,但黑厂是博主居多,荣耀这边基本是官方销售或者专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