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群众自发送行!兰考老书记张钦礼的葬礼为何持续整日? 上世纪八十年代某个冬日,四位兰考农民怀揣干粮来到新安监狱。面对看守的例行询问,他们坦言:"我们要见老书记张钦礼。"因无法提供亲属证明,农民们突然跪地哽咽:"我们跪的是为兰考百姓蒙冤的好书记!"隔着铁窗,五个人相对而跪,泪水浸湿了衣襟。 将时光拨回1962年寒冬,焦裕禄初到兰考任职时,张钦礼已在此扎根多年。面对肆虐的风沙、洪涝与盐碱地,两位书记带领群众踏遍全县,固沙丘、挖水渠、改土壤。历经四百多个日夜的奋战,这片贫瘠之地终于焕发生机。1964年焦裕禄不幸病逝后,张钦礼义无反顾地接过了重担。 在1973到1977这四年间,张钦礼带领兰考人民创造了治水奇迹:开凿主干河道125条,修建配套水渠154道,拆除阻水建筑164处,累计完成土方超千万立方米。同时治理沙化土地19万亩,改良盐碱地22.7万亩,使全县八成以上的荒地变成沃土。在这场治黄战役中,干部们的双腿留下了特殊印记——汗毛被泥浆带走,皮肤布满裂痕。这些印记成为那个激情岁月最真实的见证。 1979年寒冬,张钦礼被判入狱,全县逾千名干部受到牵连。服刑期间,东坝头村村民凑钱买来糖果探望,流动务工的农民特意捎来夹着油条的烧饼。因手续不全,他们跪在监狱门口恳求:"在兰考时我们从未下跪,今日这一跪是要向老书记表达最深切的敬意。" 2004年5月7日,张钦礼安详离世。灵车在县城街道缓缓前行整日,沿途群众自发列队送别。原定半小时的行程,最终不得不绕行乡间道路。超过十万群众自发前来,为保护即将丰收的麦田,葬礼特意提前举行。当地百姓含泪说道:"他一生都在为兰考操劳,我们绝不能给他添麻烦。" 从焦裕禄到张钦礼,兰考的蜕变见证了一代代干部"腿上无汗毛"的奉献精神。群众心中自有一本账,记录的是干部们流过的汗水、付出的心血。 今日思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党员干部应当如何传承这种"腿上无汗毛"的实干精神?期待您分享宝贵见解。焦裕禄
要玩就玩大的!台湾闹独立算什么?菲律宾闹南海算什么?在我国高层眼里那都不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