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年,14岁的高氏被47岁的康熙帝连续宠幸7天,随后又被封为妃。按理说,这

月光下古老的石桥 2025-10-12 18:14:48

1701年,14岁的高氏被47岁的康熙帝连续宠幸7天,随后又被封为妃。按理说,这样的美貌与才能并兼的女子,应该位高宠厚,可是历史上几乎没有她的记载。她究竟是何人,为何如此悲惨?高在仪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士,高家虽然不是旗人显贵,但也是满洲正黄旗的中等世家,康熙十六年,她刚满14岁,那年康熙已经47岁了。 按照康熙的年谱,他在47岁的时候已经十三个皇后妃嫔都给打发掉了,这个时候的他正和他的四子胤禩争宠,他用什么理由能把这个年仅14岁的少女纳入后宫?据说,高家和康熙家有过结亲之好,只是没成,而高在仪恰好是当时的庶女,康熙仰头喝了一杯鹿血酒后,就毫不犹豫的选了她。这个故事看起来有些荒唐,可是放在当时的背景下,也并不奇怪。高在仪承载着的是康熙晚年对衰老的恐惧和欲望,她身上寄托着的是康熙尚能的证明。 面对年长于父亲的皇帝,她只有任其摆布,甚至不如她的姐姐那样干脆利落的拒绝,这大概也是书香门第女子的矜持吧!高在仪的经历,放在今天看来,是多么悲惨,偏偏她出身高贵,也给她的悲惨经历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她不得不迎合帝王的重压欲望,还要保持书香门第的气质。她和康熙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可是她偏偏又要像书香门第的女子那样,贞矣守节,那种守节,是用生命来守节。 当她看到康熙新宠妃嫔春意盎然的时候,她只能躲在深闺,让自己以死相逼地守着那虚无缥缈的节操。这种关系,说到底,是各取所需。康熙需要年轻妃嫔的青春来对抗时间,而高在仪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换取了康熙几年的宠幸,她们的痛苦和悲惨,却被历史轻描淡写。

0 阅读:0
月光下古老的石桥

月光下古老的石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