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挫败俄军对红军村的大规模进攻!收复突出部失地,如果说乌克兰是俄乌战争的沼泽地,那么红军村就是俄乌战场的烂泥潭…… 来源:可扯说 “十个小时,俄军装甲纵队被啃得只剩残骸,红军村真成了普京啃不动的铜墙铁壁?” 凌晨两点,乌克兰东部平原的薄雾还没散,爆炸的火光先撕开了天幕。10月9日,俄军把最拿手的“坦克劈入战”搬到顿涅茨克北部,目标只有一个——拿下红军村,撕开乌军核心补给走廊。结果,35辆坦克和装甲车刚冲进沙霍夫村,就像一脚踩进沼泽,十小时后,22辆变成冒烟的废铁,150多名士兵倒在向日葵田里。乌军无人机镜头里,俄军摩托车队被追着点名,画面堪比真人版“打地鼠”。这场失败,让外界重新打量地图上那个不起眼的小圆点——红军村。 “铜墙铁壁”怎么炼成?答案藏在乌军新战术:围点打援+无人机蜂群。过去一周,俄军在多布罗皮利亚突出部持续增兵,想靠人海硬吃。乌军干脆后退半步,把沙霍夫村让成“诱饵村”,三面布下热成像哨兵,天上24小时盘旋穿越机。装甲车一露头,就像打开聚光灯的舞台,火箭弹、迫击炮、穿越机三路夹击。最惨的是摩托化步兵,本想靠机动性绕后,结果GPS信号被干扰,一头撞进雷区,爆炸声连成串。十小时鏖战,乌军零伤亡公布,俄军丢下装备掉头跑,连伤员都顾不上拖。 数字不会说谎。乌军总参10日通报,多布罗皮利亚轴线累计消灭1.3万俄军,坦克损失翻倍。英国《卫报》跟进报道,俄军近三月在红军村方向投入超过700辆装甲,真正推进的距离却不足6公里,平均一天丢两辆坦克换几十米泥巴。美国战争研究所更直接,把这里称作“装甲坟场”。一边是克里姆林宫喊“春季拿下顿巴斯”,一边是战损表天天刷新,红军村像一根钉子,把俄军主力牢牢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有人疑惑,乌军哪来那么多无人机?开源情报网站Oryx给出线索:过去四周,西方新一批2万架手持式穿越机到货,单架成本仅300美元,却能把价值500万美元的T-90M掀翻。乌军士兵在社交平台晒出“流水线”——三台3D打印机昼夜不停,一天改装200架带RPG弹头的自杀机。俄军电子干扰车顾此失彼,刚压制一条频率,新一批换频无人机又到头顶。成本剪刀差让战场天平悄悄倾斜:俄军打出一发防空导弹,价钱够乌军造20架穿越机,怎么算都是亏。 更尴尬的是士气。俄罗斯军事博主“渔夫”在电报频道抱怨:“我们把坦克当火炮用,趴在地里当固定炮台,士兵连上厕所都要爬。”乌军则反其道而行,小分队化、机动化,打完就钻进向日葵田,留下满地燃烧残骸。10日当天,泽连斯基在晚间视频里一句“清剿沃洛德米里夫卡”,等于官宣乌军已把突出部反推回去。地图上一看,俄军先前苦战夺下的灰色地带,一夜之间被乌军抹平,像黑板擦划过粉笔线,干净利索。 红军村守住了,外界开始盘算下一步。乌军南方指挥部放出口风,第47机步旅正向南旋转,目标直指更热的武赫莱达尔方向。那里俄军同样鏖战数月,若被乌军南北夹击,顿巴斯战线可能出现裂缝。美国《纽约时报》援引北约官员说法,乌军正在复制“赫尔松模式”——先钉住敌军主力,再远程火力断桥断粮,最后用小规模反击一口口吞掉突出部。红军村只是第一口,却咬得足够狠,让克里姆林宫不得不重新拨算盘。 夜色再次降临,顿涅茨克平原上只剩焦土和金属味。俄军指挥部里,参谋们盯着空白地图发愁:继续攻,装甲车不够;撤,政治脸面挂不住。乌军无人机小组则忙着给电池充电,准备下一波“蜂群”升空。红军村的灯火依旧亮着,像一盏高悬的警示灯,提醒所有来犯者——这里不是突破口,而是绞肉机。铜墙铁壁的故事,还在续写。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被包围了!俄军高层这次厉害了激战3年半:第一次合围乌军3个整旅俄乌打了三年多,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