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企业纷纷提出稀土申请后,印媒体称中方提出了一个要求! 多家印度供应商通过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12 23:28:26

印度企业纷纷提出稀土申请后,印媒体称中方提出了一个要求! 多家印度供应商通过在华合作伙伴提交稀土出口申请,中方的回应让印度业界绷紧了神经。据印度媒体披露,中方明确提出要求:进口的稀土产品绝不能流入美国,这成了审批能否通过的核心前提。 印度对中国稀土的渴求,早已写在其产业焦虑里。稀土磁铁是电动汽车电机的核心部件,缺了它,整车生产就是空谈。印度正全力冲刺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本土稀土供应链根本跟不上节奏。 精炼技术落后、人才储备不足、产业链支离破碎,与中国的差距堪称天壤之别。印度媒体和分析机构看得透彻,想实现稀土自主,绝非朝夕之功,短期内还得靠中国供应“续命”。 申请提交后,审批进度的缓慢让印度企业如坐针毡。新能源汽车工厂的生产线眼看要因原料短缺停摆,订单交付期一再延后,行业内的焦虑情绪四处蔓延。 他们太清楚,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掌握在中国手里,即便印度有稀土矿,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持,也只能产出低纯度的初级产品,根本满足不了高端制造需求。 中方提出的“禁供美国”要求,并非凭空刁难,而是有章可循。2024年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早已明确,稀土产品出口需遵守管制规定,企业必须建立流向记录制度,如实录入追溯系统。 要求印度提供“最终用途证明”,确保不用于军事目的,正是对这一条例的严格执行。毕竟稀土兼具军民两用属性,一旦通过第三方流入敏感领域,后果不堪设想。 更现实的问题在于,如何确保印度企业说到做到。传统观念里,印度企业的承诺往往缺乏有效保障,“转手倒卖”的风险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一直急于构建“去中国化”的稀土供应链,多次拉拢印度寻求合作,若印度将从中国进口的稀土转售美国,无疑会冲击中国的地缘经济利益。中方的要求,本质上是为了堵住供应链上的“漏洞”。 这道“选择题”,把印度推到了两难境地。一边是本土产业的迫切需求,没有中国稀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雄心就是镜花水月。 另一边是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公然拒绝美方的稀土需求,恐怕会影响双边合作。可现实摆在眼前,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压舱石”,没有替代选项的印度,似乎没得选。 有业内人士直言,中方的要求看似严苛,实则是规范稀土贸易的常规操作。美国对高科技产品出口实施严格管制时,从未顾及他国产业需求,如今中国依据法规管控稀土流向,合情合理。 对印度企业而言,与其纠结要求是否苛刻,不如做好流向管控的承诺与落实,这才是拿到审批的关键。印度若想破解困局,光焦虑没用。 短期来看,唯有严格遵守中方的出口要求,完善内部监管机制,用实际行动证明能守住“不转供美国”的底线,才能争取到供应保障。长期而言,踏踏实实补技术短板、建产业链、育人才,才是摆脱依赖的根本之道。 这场稀土贸易的博弈,说到底是技术话语权的体现。中国的要求,不仅是在捍卫自身利益,更是在维护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有序与安全。 印度企业若能认清现实、守住规矩,稀土供应的大门自然不会关闭;可若是试图耍小聪明“两头获利”,恐怕只会加剧自身的供应危机。毕竟,在稀土领域,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守住规则底线。

0 阅读:0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