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党创始人王建煊发文:“如果大陆武统台湾,台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省,一

阿皮历史库 2025-10-13 10:01:34

台湾新党创始人王建煊发文:“如果大陆武统台湾,台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省,一切都与其他省份一样;如果和平统一,台湾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台湾现有的制度与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变动,还可以省下防务预算6000亿元。”     王建煊的身份很特殊,他曾任“审计长”,也是新党创党成员之一,新党在台湾政坛一直主张两岸尽快统一。     在他看来,如果统一是以武力方式完成,那在法律意义和政治结构上,台湾就会成为和福建、广东一样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这种状况从大陆的角度看是很明确的,因为《宪法》和《反分裂国家法》已明确台湾属于中国一部分。     制度上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会是全面的,行政、司法、教育等体系会逐步按全国统一标准进行整合。     而如果是和平统一,参照现有的一国两制的安排,比如类似香港、澳门的特别行政区模式,台湾可能保留现有的很多制度。     这意味着居民的生活方式、社会运行规则、甚至部分法律体系都可以得到延续。     这两种方式的落差很大,影响层面也不一样。     反过来,和平统一则能节省台湾的大量防务预算。     台湾近年来的防务拨款确实很高,据台湾当局公开数据,防务支出占财政比例不低,而这些资金中有很大部分用于采购武器、维持部队运作、购买外来军事支持服务。     如果两岸完成统一,不再需要庞大的军事防备体系,这笔钱就可以用在公共建设、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     这样的财政腾挪,对于任何社会来说都是巨大的正面效益。     这点不只是经济账,也涉及社会心态,因为防务预算本质上是为了应对冲突,而和平统一后这些资源转向建设,将直接改善民生。     比如香港和澳门回归时,分别签署了详细的安排协议,明确了特别行政区的制度框架,这种框架下,原有的经济制度、司法体系被保留,从而保证了社会稳定。     和平的过程帮助这些地区在回归后平稳运行。     在国际上,比如德国统一,东西德在制度、法律、经济上经历过较长的融合期,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大的财政投入和社会适应。     王建煊提出台湾在和平统一下能省下巨额防务预算,等于是在强调和平模式不仅政治上温和,经济上也更划算。     王建煊的讲话还反映出一种现实的政治判断,那就是台湾当前的防务投资很大一部分是围绕假想的军事冲突构建的。     这种投入短期也许能获得安全感,但长期看来,如果局势没有改善,它就会成为财政长期负担。     而两岸统一,不论是哪种模式,其最大的变化就是安全环境的改变,原本的防务任务会大幅减少甚至消失,这对于社会心理和经济体系都是正面刺激。     “特别行政区”这种安排,核心就是在一个国家框架下保留地区的实际运作特色,使融合过程平稳。     这样既能实现国家统一,又能减少社会冲击,两岸关系如果能按这种路径发展,那么带来的好处不仅是政治上的,还有切实的民生改善。     结合当前两岸关系,不能忽视大陆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上的吸引力。     统一之后,台湾企业可以更顺畅地进入大陆市场,青年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就业和教育资源,这些机会本身就是强大的现实驱动力。     香港和澳门的经验显示,大市场和政策支持可以带来新的发展潜力,这对于台湾来说也会是明显的利好。     和平统一下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可以减少制度摩擦,让这种利好尽快释放。

0 阅读:2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