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又一次把中国推向了中心舞台,中国宣布反制老美后立刻掀起了连锁反应:墨西哥表示对我国的关税加征暂缓,巴西与老美通话直接表示他们更喜欢相互尊重的国家交往形式 自从特朗普上台后,全球贸易市场再次不平静。 特朗普政府4月初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将税率大幅提升至125%,试图以单边霸凌手段遏制中国。 然而,中国在48小时内打出“11箭齐发”的组合拳反制措施,不仅将对美进口商品关税同步调整至125%。 更首次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击中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命门。 这场博弈的连锁反应来得又快又猛。墨西哥总统辛鲍姆9月初曾提出对近1500种中国商品加征10%至50%关税的提案,号称要“挽救32.5万个工作岗位”。 然而不到一个月时间,10月9日墨西哥众议院突然宣布暂停推进该提案。 转变背后,是中国商务部9月25日启动的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发挥了关键作用。 墨西哥不得不权衡利弊:中国是其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1094亿美元,中国汽车零部件、家电产品支撑着墨西哥制造业的半壁江山。 加征关税不仅会推高墨西哥通胀,更可能让中国车企去年在墨西哥22亿美元的投资打水漂。 巴西的表态更为直接。10月6日,巴西总统卢拉与特朗普通话30分钟,明确要求美方取消对巴西产品加征的40%关税,并强调“巴西不会依附于任何国家”。 通话后不久,巴西政府官员透露,他们“更喜欢相互尊重的国家交往形式”。 这种选择背后是坚实的经贸基础:中国连续15年保持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前十个月,巴西70%以上的大豆和铁矿砂出口流向中国。 中国的反制措施展现出惊人的精准性和战略深度。稀土管制措施尤为关键,中国不仅掌控全球61%的稀土产量,更拥有92%的稀土精炼能力。 美国洛马公司财报显示,其精确制导武器部门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因中方管制同比上涨47%,F-35战机交付进度被迫推迟。 中国还为稀土出口许可证添加了“反转卖条款”,一旦发现第三方转卖就拉黑,彻底断了美国从盟友处“借”稀土的念想。 全球去美元化进程也在这次博弈中加速。2025年3月,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率首次超过美元,占比达到48%。 巴西、阿根廷、印度、东盟等多国纷纷推动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依赖。 印度与马来西亚达成协议使用卢比结算贸易;巴西总统卢拉公开支持为金砖国家创建共同货币。 这些变化显示美国单边主义政策正在促使新兴市场国家寻求替代方案。 美国的盟友体系同样出现裂痕。欧盟宣布对美280亿美元商品实施关税报复,加拿大对美国乳制品、牛肉和摩托车加征25%关税。 这些举措与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的全球贸易萎缩如出一辙,历史教训警示着以邻为壑政策的危险性。 这场贸易博弈已经超越简单的关税对抗,成为国际秩序主导权的争夺。中国通过“精准打击+系统突围”的组合策略,逐步扭转单边关税战的不利局面。 从稀土管制到WTO诉讼,从本币结算到多边合作,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全球化深度交织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通过霸凌阻遏他国发展。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威胁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100%关税,却难掩美国国内的焦虑情绪。 美股大幅下跌,抹去逾5万亿美元市值;美国农户担心大豆、玉米出口受阻;沃尔玛测算显示加税后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2300美元。 这些压力让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难以持续。 当今世界,没有国家愿意成为别人博弈的棋子。墨西哥暂停加税、巴西选择平等对话、东盟推进本地货币结算,这些都是各国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理性选择。 中国被推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背后,既是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坚持,也是对公平贸易的渴望。这场博弈尚未结束,但已经清晰表明:相互尊重才是国际交往的真正基石。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吧。
果然如中国所料:特朗普要弃车保帅了,美专家称“中国准备50年”近几天的事实告
【165评论】【2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