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说过的话,又一次被灵验了。 批评他的专家教授,又如何解释眼下的这一幕。 “管它什么专业、文凭,能就业就是是好专业。”大学生苏同学说道,他本是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毕业,踏足社会后却没有合适的好岗位,根本无法稳定下来,当一阵子足球教练,再到培训学校当培训老师,收入紧巴巴的,后来苏同学放下了本科架子,到一所技校回炉上学学习技术。 挖掘机学好了,能吃饱饭。 眼下,大学生毕业后再上技校,称之为“本升专”,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本科教育在这里成为了基础教育,更像义务教育,无关乎就业,只关乎文凭高低。 于是,青岛一所技校开设本科班,更多的省市也出台政策鼓励技校开设大学生班,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那么,上大学的意义何在? 2025年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有1335万人,而毕业的大学生有1222万人,同期比较差点要持平了,这预示着什么? 任何理论,任何专业,到了具体个体身上,只有七个字:柴米油盐酱醋茶! 为了一口饭吃,大学生卷环卫工,卷保安门卫,卷快递员外卖员,卷小商小贩,接下来还要卷搬砖打螺丝,回过头来再卷小学初中高中。 我们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多穿长衫的大学生?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不着急找工作就业?
【1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