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看得很清楚,乌克兰战后的重建,中国可不能参与。世界银行估计乌克兰战后重建未来十年需要投入5240亿美元,几乎是其2024年预计GDP的三倍。以现在的经济状况,乌克兰根本拿不出这笔钱。说白了,咱们可以卖材料,但必须要现款到账,绝对不会垫资承揽工程。乌克兰的情况多变,政策反复,不太稳定,中国没有必要卷入其中。对此,你怎么看? 这种局面不是中国小心眼,而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眼下乌克兰战事没消停,安全形势不稳,说不定哪天刚修好的电站一场轰炸就重新变成废墟,例如去年Kakhovka大坝一被炸,数百万人断水断电,农业、工业立刻瘫痪,一条公路刚铺完,下一场炮火就能把它搞得面目全非,钱和资源随时付诸东流,这种情况下谁敢把大规模投资死死压在乌克兰。 钱的问题也一样让人头疼,乌克兰自身经济根本无法负担,用的全是外部援助,欧美各国虽然承诺了不少,但真正到手的金额并不多,很多钱还被分包、层层抽成,还没下到实地就变得微乎其微,有心的人一看这里的腐败现状就会皱眉,伊拉克和其他战后国家的重建都是典型例子,外援砸进来,最后大部分被各种花样瓜分,真正用到项目上的没剩多少。 乌克兰以往就腐败严重,如今援助金流入,各种不透明的花销成了常态,光靠国际审计也只是在表面做文章,对深层问题根本没有把握。 加上战争直接把数百万乌克兰劳动力冲散到了欧洲和其他地方,国内能留下来干活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轻劳动力欠缺得厉害,工地上缺人,政府只能靠招外国劳工来凑数,这又大大提高了成本。 很多活根本没人愿意干,大部分人因为补给方便习惯等救济,不愿意回来拼命干苦力,真到了动工的时候需要大量劳力,但能动手的人却严重不足,重建进程也就一拖再拖。 各项问题合在一起,乌克兰现在就是个高风险巨坑,安全环境不稳直接阻碍投资,腐败和资金黑洞让外界的钱没法用到正道上,劳动力缺口让工程根本推不起来。 如果没办法把安全、资金管理和人力恢复一起抓起来,外部资源砸进来再多也只是填无底洞,中国选择只卖材料不垫资是看透了问题本质。 重建没有稳定的安全状况,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还有一支靠谱的施工队伍,风险和隐患就永远扎根在乌克兰,与其把资源死押在不确定的环境里,还不如精准发力把力量用在真正有保障、能落地的项目上。
中国看得很清楚,乌克兰战后的重建,中国可不能参与。世界银行估计乌克兰战后重建未来
明明很懂行
2025-10-13 12:14:29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