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连1天都没坚持到,就对华改口了,还悄悄修改了对华限制令 开头一出场,气氛

飞天史说 2025-10-13 12:45:22

特朗普连1天都没坚持到,就对华改口了,还悄悄修改了对华限制令 开头一出场,气氛就拉满了。10月10日一大早,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在放狠话,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转头却不到8小时,就又说希望能和中国领导人见面,还悄悄把针对中国的航运重费降了下来。 这种急转弯的场面,搁电影里都少见。其实,这种朝令夕改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了,背后藏着的,是中国最近打出的一套“组合拳”——瞄准稀土和航运,招招拿捏到位,让美方不得不收敛点脾气。 中美贸易的这场硬仗,越打越见真章。 这一波中国出手,动作干净利落。先说稀土这张王牌。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宣布,对稀土物项出口搞起了“0.1%红线”新规:只要商品里含中国稀土超过千分之一,出口就得申请许可。 别看这个标准细得像针眼,可在全球稀土市场里,中国的份额超过九成。美国F-35战机、电动汽车、高端芯片这些高科技产业,哪一样不是被稀土卡着脖子? 这一刀下去,美国国防和高科技行业的供应链就跟拉了警报一样,连夜开会研究对策。美媒都承认,这招真是打在要害上。 再看航运那头。美国10月3日刚宣布要对中国船舶收高额港务费,算盘打得劈里啪啦。中国交通运输部直接回应:从10月14日开始,对美国船舶也征收特别港务费。 这个操作,明明白白地告诉美方,想单方面薅羊毛,不存在。中国的意思很明确,谈判可以,打也不怕。结果就是,美国这趟单边操作,反而让自家企业多了不少成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波反制,节奏很紧凑,目标也很清晰。无论是稀土出口还是航运对等,都是冲着美国的痛点去的。 美方反应极快,不到一天就开始琢磨怎么收回点火力。对比一下之前美国常挂在嘴边的“极限施压”,这回算是被中国反手教做人了。 10月10日一大早,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威胁,加征100%关税,管控关键软件出口,连原本想在APEC会见中国领导人的计划都摆出要取消的姿态。 美媒那会还在嚷嚷,这回要玩真的了。 没想到,8小时不到,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就画风突变,表态说跟中方的关系挺好,还期待能在APEC碰个面。美媒立刻注意到,特朗普突然收了不少“狠话”,甚至在航运收费上也开始松口。 原本每净吨150美元的对华船舶费用,直接砍到46美元,还给特定船舶加了豁免条件。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这种“松绑”不是巧合,就是在中国反制压力下的临时调整。 这套操作看着像极了特朗普那套“交易艺术”,先把价码喊到天上,再根据对方反应随时降价。可这次碰上中国的精准反击,套路就破功了。 特朗普嘴上强硬,实际上是被逼到墙角,没得选只能掉头。美方的反复折腾,暴露了自身的被动。极限施压不灵了,战术性后退成了唯一选择。 美国这次改口,绝不是特朗普心血来潮。背后压力山大。中国新规一出,美国国防承包商、科技公司股价应声下跌,纳斯达克指数也跟着跳水,市场信心瞬间受挫。 华尔街和美国大企业的压力像催命符一样,直接递到白宫桌上。特朗普一边要硬气,一边又受资本市场和商业团体的掣肘,真是进退两难。 再说通胀。美国CPI这两年一直在高位徘徊,最新的数据还在3%以上。要是真按特朗普的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国内物价分分钟翻车。 美国老百姓买个日用品、换个家电都得多掏钱。这个锅,拜登政府不敢背,特朗普想回来执政也不敢接。 美方自己心里清楚,贸易战打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是谁嘴硬能解决的事,得看谁扛得住代价。 最后,农业州选票问题也压得特朗普喘不过气。中国一出手就暂停采购美国大豆和农产品,直接冲着美国中西部的农民去的。 农业州一直是特朗普的铁杆票仓,这回被中国精准打击,农业州议员和农场主都坐不住了。特朗普原本指望在APEC上谈成点大豆生意,结果中方反制让他计划泡汤。选票要是丢了,连任都悬了。 中国这套反制措施,直接打在美国要害上。特朗普原本想用“极限施压”逼中国让步,没想到反被中国牵着鼻子走。 美国的政策反复,既是战术上的试探,也是被动应对的无奈。中美经济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靠单边霸凌解决问题,只会自讨苦吃。 这场博弈,谁能坚持到底,靠的不是喊口号,而是看谁的底气足、招数多。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谈判大门敞开,强硬也有底气。 11月1日关税大限临近,球踢回美国一边,下一步怎么走,就看特朗普是真有主见,还是又要变脸。 参考资料:美方对华加征关税,商务部回应 2025-10-12 16:49·中国日报网

0 阅读:0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