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准备反悔,让中国退出合作?美财长:米莱即将与特朗普会晤 最近,国际舞台上突然热闹起来。美国那边,特朗普带着200亿美元的金融援助计划杀到阿根廷门口,摆明了要米莱和中国“分手”。 而米莱,这位被称作“阿根廷特朗普”的总统,刚上台时还对中国冷言冷语,没想到现在风向一转,开始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 此时此刻,华盛顿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的这场合纵连横,比起好莱坞大片都精彩。大豆、货币、矿产,哪一样都不是小事,背后牵动着中美两国的利益较量,也让阿根廷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特朗普为什么突然这么着急?说白了,还是自家大豆农民的生计压得他喘不上气。美国大豆出口中国受阻,农民叫苦连天。 联邦政府预算卡壳,补贴发不出去,特朗普在国内被骂得头大。于是他盯上阿根廷,想着用钱砸出来一条路。200亿美元听起来很诱人,实际上可不是白给的,背后全是附加条件。 美国财长贝森特都说得直白,这钱得用来给美国撑场子,最好还能给中国“上眼药”。特朗普的算盘很简单,既能帮自己家农民找销路,又能在对华竞争里刷一波存在感。 美国为什么选中阿根廷?一方面,米莱是个旗帜鲜明的市场派,跟特朗普理念有点像。阿根廷自己也正焦头烂额,通胀失控,外汇储备见底。 对于美国来说,这种时候最容易“趁火打劫”。但美国这套“交易式”拉拢说到底还是老路子,表面风风火火,实际并不牢靠。 毕竟中阿之间的经贸关系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析人士都在摇头,这套操作更像政治作秀,难撼根基。 米莱的表现也挺有戏剧性。竞选时他把话说得很绝,什么要跟中国“断绝关系”,上台后一看账本,立马换了姿态。180亿美元的中阿货币互换协议,米莱非但没取消,还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这条金融生命线让阿根廷比索稳住了阵脚,对老百姓来说,日子也才有点盼头。再看大豆生意,中国一减少从美国买,米莱立刻取消出口税,一下子多卖出去七十亿美元,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别看米莱嘴上说得硬,手里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中国的市场撑起了阿根廷农产品的大头,货币互换协议又让阿根廷的金融系统没被压垮。 这两大“定海神针”在,米莱面对美国的200亿美元自信心就来了几分。 说到底,米莱不是傻子,他懂得抓住每一个能让阿根廷喘口气的机会。眼下中美都想拉他站队,他就成了“香饽饽”,有了讨价还价的底气。 再说回特朗普的200亿美元,美媒早就爆料,这钱可不是白花花的银子往阿根廷口袋里灌。里面藏着不少“毒丸”条款。 首先,美国要求阿根廷必须跟中国断掉货币互换,这一下就断了阿根廷的金融后路。其次,资源这块,美国看中了阿根廷的铀和锂矿,想让自家企业优先开采。 最后,美国还想让阿根廷把农产品出口关税提高,这样美国大豆才能在国际市场占便宜。 这些条件一摞下来,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国是想用阿根廷的未来给自己铺路,米莱要真全答应,那阿根廷就成了“冤大头”。 米莱会怎么选?以他的性格,八成不会马上答应美国,也不会立刻跟中国翻脸。最稳妥的做法就是拖一拖,嘴上跟美国说“咱们好好谈”,实际却什么都不动。 这种“拖字诀”对米莱来说最省事,既不丢了中国这块大市场,也不给美国断了念想。 他完全可以一边看中美怎么谈判,一边等局势明朗,再决定自己的下一步。历史上不少国家都用过这招,夹在大国之间,哪头利益大就往哪头靠,灵活应变才是王道。 这场风波说到底,是特朗普为了自家经济和选票玩出来的花样。阿根廷有自己的算盘,米莱要的是真金白银的利益,不是空头支票。 中阿之间的合作基础深厚,光靠外部压力很难撼动。美国的“交易式”援助如果总是带着枷锁,最后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阿根廷这种中等国家,在大国博弈中活得精明又圆滑,既不轻易站队,也不轻易得罪谁。这样的现实主义操作,才符合他们的国家利益。 世界早就不是靠一纸协议就能定乾坤的时候了。经济全球化让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谁要是想着靠政治胁迫把经济纽带一刀切断,最后多半会碰一鼻子灰。 米莱的做派,其实折射了很多国家的生存智慧。比起承诺和口号,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现实利益才是真正的压舱石。 中国愿意合作共赢,自然会有朋友。谁要是只想着捞一把就走,很快就会被看穿。 回到这场热闹的博弈,米莱摇摆,特朗普急着出牌,但真正能笑到最后的,还得看谁能拿出更实在的诚意和价值。 参考资料:特朗普政府遭背刺后仍“撒币”阿根廷,美国农民:合着我们才是大冤种 2025-10-10 12:03·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