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看不下去了!”三年级《信息科技ICON?》第一课,居然教学生怎么点外卖,

自由自在的百香果 2025-10-13 14:58:53

“有家长看不下去了!”三年级《信息科技ICON?》第一课,居然教学生怎么点外卖,家长看不下去,吐槽说:“主编你是咋想的,你还不如直接教他去送外卖呢,这三年级学生的价值观都还没有形成呢,不但不教孩子们勤俭节约,反而先教孩子们怎么去消费?”这句话一出,顿时在家长群里炸开了锅。 有人愤愤不平:“我们家孩子还在学拼音、学算数,怎么就开始教这些‘消费技能’了?难道教育的重点就变成了‘怎么点外卖’?”有人则觉得:“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教育已经被商业化侵蚀了?难道不是应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责任感和节约精神吗?为什么偏偏要教他们点外卖、刷快递?”更有家长担忧:“孩子还那么小,怎么就开始被引导去消费?是不是未来他们就只会依赖这些便利,缺少了自主和节制?” 然而,站在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场“教育观念的迷失”。我们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真正落实到细节时,却常常陷入“应试”与“应景”的泥潭。是不是我们在忙着让孩子们掌握知识点,却忽略了他们未来最需要的能力——如何理性消费、如何辨别信息、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保持自我?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反思的问题吗? 其实,教会孩子们如何点外卖,不仅仅是教他们使用手机、操作应用,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数字素养。我们不应该把它看作是“消费教育”,而是“生活技能”的一部分。只要引导得当,这样的课程可以成为培养责任感、理性消费和自主能力的契机,而不是变成盲目迎合商业的工具。 更何况,孩子们的世界已经被数字化包围,难道我们要用传统的“勤俭节约”来束缚他们的未来?还是要用智慧和引导,让他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是我们每个家长、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所以,或许我们更应该问自己:我们到底希望孩子们成为怎样的人?是盲目追逐物质的“消费主义者”,还是有责任、有思考、有担当的未来公民?这场关于“点外卖”的争论,或许正是我们反思教育本质的一面镜子。毕竟,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灌输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出能在复杂社会中自信、理性、负责的灵魂。

0 阅读:0
自由自在的百香果

自由自在的百香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