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1艘航母都出动,再带上所有的先进装备,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胜利。 美国2007年的《国防授权法案》规定海军得保着11艘可作战航母,但规定是一回事,能用的又是另一回事,核动力航母不是常年漂在海上的铁疙瘩,每隔几年就得进船坞做中期换料大修,一次就得耗上四年时间,平时总有一两艘在大修,还有三四艘在母港趴窝保养,真正能随时调动的撑死了4到6艘。 这些能用的还得撒到全球,波斯湾要留着镇场子,红海还得应付胡塞武装的袭扰,能匀到西太平洋的顶天也就3到4艘。真要把其他方向的航母全调过来,中东、欧洲的战略真空谁来填?美国那些盟友怕是第一个不答应,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摆平的事。 就算抛开部署难题,美军真把航母凑到西太,等着它们的也是解放军早已织好的火力网,这些年公开的信息里,东风-21D、东风-26早就不是陌生名词了。美国防长都曾提过,中国导弹能在20分钟内对航母发动打击。 更关键的是,解放军根本不用把11艘全打掉,只要摧毁3到4艘,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就彻底易主。航母打击群看着唬人,但其防御圈在反舰弹道导弹面前有明显短板,一旦被锁定,再先进的宙斯盾系统也扛不住饱和攻击。 有军事分析早就算过,一艘航母的运作每天要烧掉海量资金,真被击沉一艘,对美国军心和工业体系都是重创,这损失他们未必扛得住。 再往深了说,现代战争拼的是工业底子,这恰恰是美国的软肋,路风教授在观察者网的访谈里说得很透彻,美国工业衰落从70年代就开始了,曾经的制造业基地变成了“铁锈地带”。二战时美国能当“民主的兵工厂”,靠的是完整的工业链条,现在很多关键零部件都得依赖进口,真打起来生产线根本转不起来。 反观中国,从导弹到舰船,从电子元件到军工材料,全产业链都能自己搞定,光是造船厂的产能就顶得上好几个国家的总和。当年越南战争拖垮美国国力的例子摆在那,如今要跟工业规模更大的中国耗,美国的经济怕是先崩了。 美国的战略布局本身也捆着自己的手脚,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早说过,美国只愿为欧洲、中东、东亚这三个地方流血,因为这仨是霸权根基。要是把军力全押在中国身上,欧洲那边俄罗斯会不会有动作?中东的盟友会不会被伊朗趁机压制?这些都是美国不能不防的窟窿。 更别提美国现在还得靠美元霸权吸血,一旦开战,全球资本会立刻逃离美元体系,这对靠债务撑着的美国经济来说是致命的。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冲击”已经证明,美国连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敢砸,但砸了之后自己也得承受后果。 还有盟友这层关系,看着牢不可破其实全是利益算计,韩国分析人士早就看透了,美国动不动就拿撤军当筹码逼盟友多交军费,特朗普时期就好几次想从韩国撤兵。真要打大仗,美国肯定得让日韩当先锋,可这些国家心里比谁都清楚,战火一旦烧起来自己就是第一个遭殃的。 日本要保着海上生命线,韩国得盯着朝鲜,没有一个愿意真跟中国撕破脸。欧洲盟友更不用说,俄乌冲突已经耗得他们精疲力尽,根本没心思也没实力掺和亚太的战事。美国想孤军奋战?当年越南战争还有盟友搭把手,现在怕是连帮忙呐喊的都少。 解放军的防御优势更不是吹出来的,近海作战有岸基火力当后盾,东风系列导弹能覆盖西太大部分海域,055型驱逐舰组成的编队能织起防空反导网,再加上北斗系统的精准导航,形成了层层递进的防御体系。这种依托本土的防御态势,比美军跨洋作战的后勤线靠谱多了。 美军的航母打击群离本土太远,油料、弹药补给得靠远洋舰队,这些补给船恰恰是最容易被打击的目标。一旦补给线被切断,再先进的装备也成了没油的汽车。 说到底,这位韩国专家的判断,本质上是看清了中美军力的虚实对比和战略态势,美国的霸权看似强大,实则早已被全球部署的包袱、衰退的工业和分裂的盟友关系拖得步履蹒跚。中国这边则是守土作战的天然优势,加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针对性的防御力量,真要应对入侵,根本不是靠运气拼输赢。 美国要是真抱着“靠武力压制”的念头动歪心思,最后只会印证那句老话: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这位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
冷紫叶
2025-10-13 15:38:53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