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就最新一轮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中发声,呼吁北京“选择理性之路”,并声称特朗普掌握更多筹码。 这种操作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不算新鲜,毕竟这位总统最擅长用 “极限威胁换谈判空间”,万斯不过是把这套剧本念得更直白些。 特朗普手里的筹码,首当其冲还是那根关税大棒。已经放出话要从 11 月 1 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 关税,而现在美国对华商品的平均关税已经高达 50%,这数字比几年前翻了好几倍。 从数据看,关税确实造成了短期冲击,前八个月中国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 15.5%,8 月单月降幅更是冲到了 33.1%,不少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都捏着一把汗。 除了关税,还有软件出口限制这张牌,虽说具体清单没公布,但明眼人都知道是冲着科技领域来的,毕竟之前在芯片上用过类似招数,算是轻车熟路的施压手段。 另一张常亮的牌是农产品准入,尤其是大豆。美国大豆近三成销量靠中国市场,可今年春季关税升级后,中国订单几乎断了,前七个月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直接掉了 53%。 伊利诺伊、艾奥瓦这些大豆主产州的农民苦不堪言,仓库里堆着新收的豆子卖不出去,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一路跳水,光最近就跌了 2%,刚收割的农户等于白忙活一场。 特朗普急着把这事儿塞进谈判桌,月底韩国庆州的 APEC 峰会还没开,就先放话要谈大豆采购,说白了就是想拿农民的选票压力当筹码,逼着中国松口。 为了稳住农民,他还嘴硬说要从关税收入里拨补贴,可实际上政府停摆把补贴计划卡得死死的,之前挪用 80 亿美元国防部研发资金发军饷都可能吃官司,补贴能不能到账全是未知数。 还有张看似唬人的牌是供应链脱钩。美国接连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砸巨额补贴诱使企业把产能迁出中国,还在《美墨加协定》里加 “毒丸条款”,限制盟友和中国签自贸协定,想打造个排华的贸易圈子。 这招确实搅动了部分产业链,一些企业为了拿补贴不得不做表面文章,但真要彻底切断联系根本不现实 —— 美国 80% 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电动车电池、半导体这些关键产业离了中重稀土寸步难行,刚出台的稀土出口新规把加工产品和技术都纳入审批,加州半导体厂已经开始库存告急,底特律的电池生产线都延误了,短期想找巴西、澳大利亚替代根本来不及,人家有矿却没中国的加工技术。 不过这些筹码看着硬,实则满是破绽,连华尔街都摸透了套路,还发明了 “TACO” 交易策略,翻译过来就是 “特朗普总认怂”。今年已经上演好几次了,威胁开除美联储主席转头就改口,说要对铜加关税没多久又豁免,关税大棒举了四次,每次都延期落地。 万斯刚说完 “筹码多”,比特币就涨了 2%,以太坊涨超 7%,市场用脚投票说明大家都知道这是施压戏码。毕竟美国自己也扛不住,前八个月美国对华出口也惨不忍睹,能源、大豆几乎卖不动,消费者得为高关税买单,通胀压力下只能少买中国消费品,制造业更是被零部件短缺折腾得够呛。 月底的韩国峰会就是这场博弈的试金石,美国急着靠国际场合放大压力,逼中国接下大豆订单,可中国反手就用稀土新规回应,等于说 “你敢加税我就卡资源”。 特朗普一边放话 “会晤可能没必要”,一边又盼着见面,本质是想给自己留后路 —— 谈成了能给农民交差,谈崩了就甩锅中国不配合。但从过往四轮会谈看,美方每次都想拿失效的制裁当 “诚意”,比如取消些中国早突破的技术限制,这离中方 “取消所有单边措施” 的要求差得远。 这场博弈就像拉锯战,特朗普的筹码看着堆得高,实则底下埋着农民的抱怨、企业的哀嚎和政府停摆的烂摊子,而市场早就看穿了这套 “先喊狠话再找台阶” 的把戏,这也难怪峰会还没开,阴影就先罩了下来。
美国副总统万斯就最新一轮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中发声,呼吁北京“选择理性之路”,并声称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3 16:22:48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