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0年,上级让董明德去抓俘虏,要求不能打草惊蛇,谁知他不按套路出牌,

千浅挽星星 2025-10-13 16:42:22

[太阳]1950年,上级让董明德去抓俘虏,要求不能打草惊蛇,谁知他不按套路出牌,竟在敌人驻地附近点了篝火,没想到却因此立了大功!   2007年,当董明德的家人整理遗物时,一枚特等功勋章和“二级战斗英雄”的证书,揭开了一位沉默了51年的老农,曾经的光荣故事。   时间回到1950年11月的朝鲜,天寒地冻,作为志愿军第42军的一名排长,董明德接到的任务相当棘手:抓个舌头回来。   美军阵地外三道铁丝网围得死死的,还有地雷和来回巡逻的哨兵,连续两晚的尝试,都无功而返,怎么办?硬闯肯定不行。   董明德的脑子动得快,他盯上的不是铁丝网的缺口,而是人性的弱点,他发现,美军士兵特别怕冷。   于是,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想法诞生了:生一堆火,把敌人“钓”出来,这可不是简单的引诱,他先让自己和战友换上南朝鲜军的军服,然后在山坳里点燃篝火。   果然,巡逻的敌兵看到火光,又见是“友军”在取暖,便毫无戒心地走了过来,就在他们靠近的瞬间,董明德和战友们猛然出击,干净利落地俘获了数名俘虏。   这个以“温暖”为诱饵的心理陷阱,换来了美军第2师主力部署和炮兵阵地的精确情报,直接扭转了战局。   如果说“篝火钓鱼”是利用人性的弱点,那么在月浦里保卫桥梁的战斗,则展现了他对风险的极致控制力。   当时,三十多个敌军工兵正在桥上安装炸药,情况万分危急,董明德没有选择直接开火硬拼,他清楚,一旦交火,敌人会立刻引爆炸药。   他带着一名战士,悄无声息地滑入刺骨的江水中,冒死游到桥下,在水下,他找到了那根决定桥梁命运的引爆导线,并果断将其切断。   这个“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操作,瞬间解除了最大的威胁,之后,他才发出信号,组织部队发起反击,全歼了这支失去王牌的工兵小队。   这还不算完,完成守桥任务后,董明德判断敌军将要大规模后撤,他做出了一个超越命令的决定:主动出击,他仅带一个班的兵力,就敢向敌军纵深猛插过去,在公路上,他们迎面撞上了正在撤退的两个连的美军。   兵力悬殊到令人绝望,可董明德却下令,全班用最猛烈的火力发起突袭,这根本不是为了消灭多少敌人,而是要用气势和胆略,给敌人制造一个巨大的错觉——“你们被主力包围了!”   突然响起的枪声和冲锋,果然让敌人瞬间陷入恐慌,以为遭遇大部队,顷刻间溃不成军,一个班,就这样击溃了两个连。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战场上将心理博弈运用到极致的战神,却在1956年复员后,选择回到山东莱阳老家,做回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将所有的功勋锁进箱底,对自己的赫赫战功绝口不提,一瞒就是五十多年。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董明德》

0 阅读:0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