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9岁大学生国庆8天狂掰7天半玉米拒绝百万流量诱惑:我要用代码改变农业而不是当网红! (来源:光明网、封面新闻综合报道) 秋日的山东潍坊玉米地里,一个身影在金黄穗浪间起伏。19岁的孟成弓着腰,双手飞快地掰下玉米投入筐中,汗水顺着少年稚嫩却坚毅的脸颊滑落。这个国庆假期,当同龄人忙着旅游打卡时,他却在5亩玉米地里完成了7天半的“特殊作业”。一句“我多干一点,父母就少苦一点”的朴素心声,瞬间击穿千万网友的心理防线。 爆红来得猝不及防。社交媒体上,他徒手掰玉米的麻利动作、招呼同学帮忙时的爽朗笑声,与那些精心设计的网红视频形成鲜明对比。有人算了一笔账:若趁势直播带货,这位“全网最朴实大学生”或许能轻松赚到父母卖水果十年的收入。然而流量汹涌而至时,孟成却选择关上这扇名利之门:“玉米是当粮食卖的,没法带货,我更想专心读书。” 深夜的电话采访里,他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坚定。面对“炒作”质疑,他苦笑:“有些人就是这样的。”而父母凌晨五点的叮嘱短信,更透露出农民家庭最本分的价值观——“低调做人,踏实做事”。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淳朴,与追逐快钱的网络风气碰撞出强烈反差,也让人们开始反思:当流量成为硬通货,为何总有人逆流而行? 镜头转向孟成家的水果摊。一辆三轮车、几只箩筐,便是全家四口的经济支柱。姐姐读研、自己上大学,父母的担子从未放下。可提及“吃苦”,少年语气轻描淡写:“农村孩子谁没干过农活?土地是牵挂,不是负担。”这种对苦难的坦然接纳,恰是当代年轻人稀缺的生命韧性。有网友感叹:“他弯腰掰玉米的背影,比任何励志演讲都更有力量。” 爆火一周后,孟成悄悄置顶了一条回应视频。画面里他指着身后的玉米地:“我想读研用计算机技术助力农业,让农民少流汗。”没有煽情台词,却让无数人看到科技与土地碰撞的希望。农业专家指出,我国农业数字化率不足10%,孟成梦想的背后,正是乡村振兴最急需的年轻力量。 这场流量与初心的博弈中,孟成选择将人生的玉米一粒粒剥进知识的粮仓。有评论一针见血:当网红泡沫退去,真正推动社会的永远是这些“不抬头看热搜,只低头种理想”的年轻人。他的选择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浮躁时代里最珍贵的定力——用深耕对抗浮华,用专业赢得尊重。 山东 19岁 大学生假期 假期 孟成掰7天半玉米 掰7天半玉米 青春担当 乡村振兴
山东19岁大学生国庆8天狂掰7天半玉米拒绝百万流量诱惑:我要用代码改变农业而不是
洵哥
2025-10-13 17:42: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