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客高市早苗又发声!她说:“一旦东方大国有事,日本本土就变成战区!” 最近,日本又一波关于防卫政策的动向引发了广泛关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高市早苗的高调发声。 这位自民党清和政策研究会的成员最近抛出了一个劲爆的言论——她声称,“如果东方大国发生冲突,日本本土将直接变成战区。” 不仅如此,她还直指所谓的“军力扩张”对日本的威胁,呼吁要和美国联手制定“联合作战计划”。 这些表态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日本近年来在防卫政策上的种种变化。 高市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声呢?其实,她的话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着明确的背景。 就在她发表言论的前一天,日本防卫省刚刚发布了一份《东亚安全评估报告》。 这份报告内容直指东亚地区某些国家的“军力扩张”,并将其视为日本未来最大的安全威胁。 紧随其后,日本政府在2026财年预算草案中申请了一笔巨额资金,计划采购400枚美国“战斧”巡航导弹。 这些导弹的射程可以覆盖我国沿海经济带。 这一动作,无疑让外界感到警觉——日本的“防卫”政策似乎已经不再局限于防御,而是逐渐向进攻性倾斜。 不仅是导弹采购,日本在其他领域的动作同样耐人寻味。 比如,硫磺岛机场的扩建计划。根据公开信息,这座机场的跑道将被延长到3000米,以支持F-35B隐形战机的起降。 F-35B具备短距离起降的能力,是一种典型的前线作战机型,而这种部署显然并不是单纯为了防御。 此外,九州地区还新增了专门的电子战部队,而这里距离我国上海仅800公里。 看得出来,这些举措都在一步步地增强日本的军事能力,甚至已经超出了“自卫”的范畴。 更让人不得不注意的是,日本自卫队的内部训练内容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最近的离岛夺取模拟训练中,新增了一项核电站防护科目。 这种调整看似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但从实际内容来看,更像是在为长期占领某些区域积累经验。 所有这些变化,背后都透露出日本防卫政策的一个新方向:不仅要“守”,还要“攻”。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更大的风险来自日美之间的非公开协议。 有多方消息指出,战时美军可能会接管日本的核设施。 这意味着什么呢?很简单,日本本土可能会直接暴露在战略打击的目标之下。 换句话说,日本不仅把自己推上了亚太地区的前沿,还让本土成为了更高风险的军事目标。 高市早苗这次的表态,显然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她不仅呼吁要与美国制定“联合作战计划”,还提出了一些更激进的想法,比如将“反击能力”升级为“先制打击能力”。 这背后,实际上是在试探和平宪法的边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日本政坛内部的现状。 近年来,自民党内部围绕防卫政策的调整展开了多次讨论,而高市所属的清和政策研究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们主张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融入更多进攻性元素,比如将“反击能力”重新定义为“先制打击能力”。 这些建议在2025年夏天的时候,经过了多次闭门讨论,最终被提交到政府高层。 这些调整看似是为了应对外部威胁,但实际上,它们与防卫省的预算规划紧密相关,是日本整体防卫政策转向的一部分。 参考:搜狐娱乐——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第一时间喊话中国,外交部提出严肃要求
当不成首相了?高市早苗派人去见赖清德,日本“友华派”立马翻脸嘴上说一套做一
【7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