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再次升级对中美关系意味着什么】
(纽约时报)美中贸易战在经历一段暂歇后再度升温,这清楚地表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误解鸿沟是多么巨大。
特朗普总统表示,他对中国上周宣布的对稀土金属及其制品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感到措手不及,他认为近几个月来两国关系“非常好”。中国的评论人士坚称,北京只不过是在回应美国的新攻势,华盛顿才是始作俑者,因为美国政府在宣称善意的同时加大了对中国的技术限制。
双方也似乎坚信自己占据优势,对方高估了自己的筹码。
特朗普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加征100%关税,中国在周六获知这个消息后继续责怪美国。中国政府周日指责美国奉行双重标准,称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是正当做法,美国则长期以来滥用出口管制,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做法。
关于进一步加征关税的威胁,中国商务部表示,双方应该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但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中国将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关税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但如果双方都拒绝让步,新的对抗几乎肯定会波及到贸易以外的领域。这种对抗可能影响到两国一直希望在双边关系上取得进展的其他领域,例如军队之间的沟通和人工智能的管理。
“考虑到中美贸易谈判已经进行了四轮,目前的情况相当出人意料,”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指的是两国官员自今年5月以来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以及马德里的会晤。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凸显了控制稀土金属和电池等原材料和技术所涉及的巨大利害关系,这些原材料和技术将驱动下一代的工业。
“这非常清楚地提醒着我们,中美关系的脆弱性正在加剧,”朱说。
新一轮的贸易紧张局势表明,美中对两国间竞争的定义存在根本性分歧。对特朗普来说,贸易与技术等问题可以分开来处理,也就是说,美国认为它在持续升级对华技术限制的同时,又能与中国达成一项重大的贸易协议。
但对中国来说,贸易战和技术限制是中国政府认为的美国全方位打压中国努力的一部分。
“如果贸易谈判失败的话,我极为担心双方的全面对抗将升级,”朱说。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的一则贴文中指责中国“突然”对稀土出口采取管制措施,中国的评论人士却坚持认为,贸易战升级是华盛顿的错。
“特朗普他委屈什么?愤怒什么?”胡锡进在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写道,他曾任中共控制的报纸《环球时报》的总编辑,颇有影响力。“他应该先搞清楚美国都对中国做了什么事情!”
尽管如此,中国新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范围之广令许多观察人士视其为一个令人吃惊的升级。新规禁止将关键材料出口到欧美军事装备生产商,并禁止将有助于其他国家自主生产这种材料的设备或信息转移出中国。
中国的强硬也许出于对特朗普处于弱势地位的评估。特朗普的贸易谈判代表曾在今年夏初表现出愿意在关税问题上妥协,总统本人也表达了迫切希望访问中国的意愿。中国抵制购买美国大豆的做法已严重损害了美国农民的利益。
美国的国内政治正陷入混乱,政府停摆。尽管美国放话要摆脱对中国稀土金属的依赖,但这个前景仍然遥不可及。
另一方面,中国则信心十足,它刚在上个月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期间展示了先进的新武器,并重申了与俄罗斯和朝鲜的关系。
“中国当然知道特朗普会做出强烈反应,中国没有低估他,”北京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王义桅说。“但中国在一些领域有优势。”
他表示,中国也许希望利用这些筹码,推动特朗普在中美关系的其他问题上达成更全面的协议,而不只是贸易协议。
中国的强硬措施或许也是向国内民众发出的信号,也可能是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传递它们不应低估中国的信息,这些国家和地区已受到美国要求它们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选边站队的压力。
“这是在向外界表明,中国非常自信而且有实力,”王义桅说。“别害怕。不要为了讨好美国而牺牲中国。”
但有专家警告称,北京出招过猛,政府官员对特朗普会发起的强烈反击估计不足。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表示,中国政府已养成了一个“危险的新习惯”,即低估美国的报复意愿和能力。
“中国在美国展现的诚意中看到的是美国软弱,”孙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
南京大学的朱承认,在中国采取行动捍卫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对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