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透露将向乌克兰提供可以打击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不过由欧洲国家出钱。我相信,欧洲是乐意出这笔钱的,因为这将有可能把美国拖下水。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媒体上放话,说华盛顿正认真考虑乌克兰的请求:提供那种射程能直达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关键是,美国不打算自己出钱,而是推给北约里的欧洲伙伴,让他们买单后交给基辅。这不是头一回了,特朗普政府从上台没多久,就定下调子——不再无条件援助乌克兰,得让欧洲多担责任,自己多掏点银子。万斯在采访里直白点明,这么做是为了让欧洲“对自家后院多投资”,别总指望美国单干。听起来像是在分担负担,但你觉得这真能让欧洲心甘情愿吗?他们这些年为乌克兰援助已经砸进去几百亿欧元了,现在再加码买这种高端货,预算得怎么挤? 想想欧洲的处境,他们离俄罗斯最近,能源管道、边境摩擦天天上新闻。要是导弹真给了乌克兰,能不能帮他们多分担点压力?万斯这话说出口,欧洲那边反应不一。德国和法国这些北约核心国,早就在议会里吵翻天了。一边是担心俄罗斯报复升级,一边又怕不跟上美国节奏,北约团结就裂缝了。报道显示,欧洲官员私下讨论过,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一枚战斧导弹单价上千万美元,批量采购得几十亿欧元起步。他们乐意出钱?可能吧,因为这不光是武器交易,还能绑住美国的手脚——一旦导弹飞向莫斯科,美国就没法置身事外,得跳进来协调。欧洲人精着呢,知道这能把华盛顿拖进泥潭,逼特朗普多出力气谈判。 但话说回来,这事儿靠谱吗?美国那边库存可不是无限的。路透社和纽约时报的跟进报道指出,美军自己的战斧储备大多已锁死给太平洋和中东的部署计划,新生产线也跟不上节奏。万斯虽说“正在评估”,但国防部内部评估显示,短期内发货可能性低。特朗普本人在10月初的表态更暧昧,他说已经“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但得先问清乌克兰怎么用这些导弹——他可不想因为这玩意儿让战争烧得更旺。普京那边呢?克里姆林宫发言人直接怼,说这要是真干了,美俄关系就彻底崩盘。俄罗斯总统在索契的讲话里也点明,他不信美国敢真送,因为那等于给乌克兰开了潘多拉盒子,核威慑线说不定就模糊了。 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推卸与拉扯吗?美国想退一步,让欧洲顶上前线;欧洲想借机多拉美国下水;乌克兰急需远程火力破俄罗斯防线;俄罗斯则死盯着不让步。整个链条一环扣一环,要是欧洲真咬牙出了钱,导弹运到基辅,那前线格局得变天。乌克兰军队现在靠着ATACMS和风暴阴影导弹勉强周旋,但战斧的精度和射程是另一档次,能精准敲掉后方指挥部或补给线。问题是,俄罗斯会坐以待毙?他们这些年开发了自己的巡航导弹体系,Kalibr和Oreshnik什么的,早就在黑海和顿巴斯练手了。万一反制升级,欧洲天然气管道或波罗的海航道就成靶子,那老百姓的电费账单得翻倍。 这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转向。从竞选时喊着“结束无休止战争”,到上台后一边谈停火,一边又松口卖武器,这不是自相矛盾?万斯作为副手,出身锈带,书里写过工人阶级的苦,但现在主推这种军售,逻辑上是为了“让欧洲多付账单”,减轻美国纳税人负担。接地气说,这就好比你家邻居打群架,你不直接上手,而是卖把刀给另一个邻居,让他去帮腔,还让那邻居付刀钱。聪明是聪明,但风险大,万一刀子捅歪了,你家门前也得沾血。欧洲国家,尤其是东欧的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最欢迎这事儿,他们天天喊着要更多美式装备防俄罗斯。但西欧的德国呢?朔尔茨政府还在纠结,怕经济遭殃,汽车业依赖俄罗斯市场呢。 从全球看,这事儿对中国有啥影响?中俄关系铁着呢,北京肯定不乐见乌克兰火力大增,那会让和平谈判更难。外交部发言人早就在例会上点出,美西方别总想着军援升级,得坐下来谈实质问题。话说回来,美国这么玩,也是在试探底线——欧洲出钱,美国出技术,这模式要是成了,以后中东或亚太的热点也能复制。总的来说,这导弹援助听着轰轰烈烈,但落地难。 10月上旬的最新动态显示,北约内部还在扯皮,资金承诺模糊不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美时提了这个要求,但白宫回应含糊。俄罗斯部队也没闲着,继续在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推进,坦克和无人机天天上阵。要是真发了导弹,战争会不会扩大?拭目以待吧,但从历史看,这种远程武器一上场,往往拉长战线,让平民遭罪更多。欧洲乐意出钱?他们可能觉得值,因为这不只买导弹,还买了美国的承诺——下水一起游,风险共担。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透露将向乌克兰提供可以打击莫斯科的战斧巡
文史啊旺
2025-10-13 18:48: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