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特朗普是否参加11月的APEC峰会,中国的答案只有四个字:与我无关。在这个周六深夜,看着大洋彼岸的这场政治秀,更让人确信:一个超级大国,如果沦落到需要用“出席会议”作为筹码来要挟对手,那它已经输掉了作为超级大国的所有体面。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上周五特朗普那条Truth Social帖子开始。他直接点名中国,说北京搞稀土出口管制是“敌对行为”,还扬言从11月1号起,对所有中国进口货加征100%关税。更绝的是,他本来说好要在韩国APEC峰会上见咱们,现在直接甩手,说“没必要见了”。这不就是典型的特朗普式操作吗?上台没多久,就把贸易战旧戏码翻出来重演。想想2018年那会儿,他也是这么着,先加关税,后甩锅中国,现在又故技重施。问题是,这次背景不一样,中美经济纠缠更深,全球供应链也更脆弱,他这么一搅和,亚太地区先遭殃。 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大头,占了80%以上,这些玩意儿是电动车电池、风力涡轮机、军工设备的关键材料。上个月9号,北京商务部扩大了稀土出口管制名单,从原来的7种元素扩展到更多,包括钕、镝啥的,还加了审查和许可要求。官方说法是保护国家资源,维护产业链安全。但特朗普那边一看,就炸了锅。他在帖子里抱怨中国“垄断”这些元素,还说这会“堵塞”全球市场,让各国日子难过。结果呢?华盛顿股市周五大跌,道琼斯指数掉2%以上,亚洲市场周一开盘也跟着滑坡,日经225跌了1.5%,韩国KOSPI更惨,掉到1.8%。这不光是数字,背后是企业成本飙升,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像苹果、特斯拉这些靠中国零部件的美国公司,股价直接绿了灯。 中国这边呢?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周四回应时,直截了当,说北京重视APEC合作,会和各方推动亚太经济增长,但对特朗普的威胁和峰会具体安排,没多说一句。这就等于默认了标题里那四个字:与我无关。北京的逻辑很简单,中美经贸大门敞开,但施压无效。商务部也表态,准备“相应措施”反制,比如对美国大豆、飞机、化工品加税。过去几年,中国已经从贸易战中学乖了,不会再被动挨打。记得2019年那波关税战,中国对美出口掉10%,但转头加大内需和“一带一路”布局,现在经济韧性更强。特朗普想用关税逼让步,这次恐怕又踢到铁板上。 说回APEC峰会,这可是韩国今年外交重头戏。峰会定在釜山,10月29号到31号,主题是“连接、包容、繁荣”。韩国总统尹锡悦上台后,就想借这个平台拉拢美中,稳住半岛局势,顺便推自家半导体和电池产业。结果特朗普一闹,首尔那边尴尬了。韩国媒体《中央日报》直言,特朗普的行程冲突,已经让峰会雄心泡汤。特朗普计划10月26-27号去马来西亚东盟峰会,27-29号访日本,然后29号飞韩国,但据说只停一晚或当天来回,不一定参加领导人会议。韩国外交部还在协调,但私下里头疼:万一美中首脑不碰头,联合声明怎么发?亚太21国经济体,本来想聊供应链稳定、绿色转型,现在全被贸易摩擦搅黄了。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本该是多边主义的推手,结果特朗普把APEC这种平台当私人筹码,使劲儿晃悠。想想看,峰会是亚太经济合作机制的核心,过去30年促成无数贸易协议,现在却被用来要挟对手。韩国作为东道主,花了上亿韩元筹备,会场布置、翻译设备、安保啥的都齐活了,可万一特朗普真不去,等于扇了主办方一耳光。韩国企业界更急眼,三星、现代这些巨头,深陷中美夹缝,稀土管制一出,生产成本直线上升。韩国贸易协会估算,如果关税战升级,韩国对华出口可能缩水5%,对美出口也跟着遭殃。亚太其他国家呢?日本、澳大利亚这些美国盟友,表面附和,私下吐槽:华盛顿又在玩单边主义,坑人。 从更广角度看,这波操作暴露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短视。他上台后,重启“美国优先”,对华加征关税从25%提到60%,还瞄准电动车和芯片。结果呢?美国通胀高烧不退,消费者买单,企业外迁到越南、墨西哥。美联储数据显示,贸易战让美国家庭多掏了上千美元。更别提全球影响,世界银行警告,亚太经济增长可能从4.5%降到3.8%。中国这边,早就在布局“双循环”战略,内需拉动出口,稀土管制也是战略储备的一部分。北京不慌,因为亚太合作不靠一人,RCEP框架下,中日韩自贸区推进顺利,峰会就算缺了美国,也能出成果。 特朗普周六晚上又发帖,语气软了点,说“别担心中国”,暗示谈判还有空间。但这不等于退让,11月1号关税期限就到,市场还悬着心。分析人士说,这可能是极限施压的把戏,想逼中国在峰会前松口,比如开放农产品市场或放松科技管制。但北京的回应一贯:谈大门开,打奉陪。过去几年,中美高层会晤没少磋商,从阿拉斯加对话到旧金山峰会,都在管控分歧。这次APEC,本是缓和机会,结果被特朗普搅成贸易战场。
10月12日,日媒揭露中国被彻底激怒的真正原因,日经新闻网周六称,中国近期出台史
【10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