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出警告:中国下个月开始飞往美国航班,不可以经过“俄罗斯上空”,否则禁止降落美国! 特朗普政府近期抛出了一项针对中国航空业的强硬提议,据路透社10月9日报道,美方计划禁止中国航空公司往返美国的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违者将面临禁止降落的惩罚,还只给中方两天时间回应,最快可能11月就生效。 这项提议的出台,直接源于中美航空市场的不均衡格局。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率先关闭领空对俄罗斯航班,俄罗斯迅速反击,禁止美国和多数欧洲航空公司使用其空域。这导致美国航司飞往亚洲的路线被迫绕行,飞行时间延长,燃油成本增加,每年损失高达2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航空公司因未参与对俄制裁,继续正常穿越俄罗斯领空,这条路径节省了约2小时和数吨燃油,尤其在上海到纽约或北京到洛杉矶的航线上,优势明显。美国交通部数据显示,这种差距已成为中美航班恢复中的关键竞争因素,疫情后中美每周航班量仅恢复到2019年的28%,美国航司份额进一步压缩。 中国航空公司借此路径,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在市场份额上占得先机。三大国有航企——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和中国南方航空——每周运营数十班中美航线,其中部分直接受益于俄罗斯空域的便利。厦门航空等中小航企也从中获益,整体客运和货运效率更高。数据显示,2025年中美间计划航班约1万架次,中国航司占比稳步上升。这并非中国刻意谋求的特权,而是国际规则下正常商业选择。美国航司如达美航空和联合航空,则因绕行而面临东海岸直飞中国经济性不足的困境,部分路线甚至难以维持盈利。 美国交通部的提议直指这一痛点,明确要求中国航司从11月起放弃俄罗斯空域,否则禁止其航班在美国降落。通知仅给两天回应期,行动迅猛,显示出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姿态。受影响的主要是上述四大中国航企的部分客运航班,货运暂不受限。路透社报道称,美方认为这种“失衡”已对美国航司造成实质损害,尤其在航班逐步解冻的当下。航空业协会也支持此举,认为需“公平竞争”。但细看数据,美国自身每周仍有32班航班需绕行,却单挑中国,这暴露了政策背后的算盘:通过航空限制,间接施压中国在更广领域的让步。 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称此举缺乏国际法依据,违反民用航空公约中航线平等协商原则,将损害双边民航合作和人员交流。中国民航局已启动评估,确认与俄方沟通保障航班安全,同时制定备用路线,如经中亚或土耳其中转。这些路径虽可行,但将增加2000公里距离,单趟燃油多耗数吨,全年额外成本估算达14.4亿美元,其中客运承担七成以上。票价可能上涨15%至20%,普通旅客出行负担加重。货运更受冲击,生鲜延误两三小时损耗率升至5%,电子产品周期延长,部分中欧贸易或转向海运。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而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延伸。10月9日,中国宣布限制稀土出口,特朗普次日威胁加征巨额关税,并取消与中国的峰会计划。稀土作为半导体关键材料,此举直击美国供应链痛点,而航空禁令则像一记回击,试图在航空领域扳回一城。回顾2023年,美方批准中国新增航班时,曾附加避开俄罗斯空域的条件,但执行不严,如今旧账重提。专家指出,这种单边主义忽略了全球航空的互联性,俄罗斯空域本是商业中立路径,美方自酿苦果却转嫁他人。 美国航空运输协会虽欢迎提议,但也担忧反制风险。若中国限制美方在华48条航线或调整起降时段,美航司每年损失或达8亿美元,包括农产品空运中断。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日内瓦总部也发声,强调此举破坏全球协同原则。数据显示,疫情前中美每周150班次,如今仅50班,任何升级都将雪上加霜。消费者最直接感受到的,是跨洋商务和旅游效率下降,中小企业供应链延误,整体经济活力受挫。
俄罗斯对外情报总局这回算是把话说透了,直接指着英国的鼻子爆料,说这个搅屎棍正在偷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