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发出常温可充电镁电池:离替代锂电池还有多远? 10月13日,日本东北大学宣布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够反复充电的镁电池原型,并且能够在常温下稳定使用。这一突破性成果将解决镁基储能的多项技术难题,研究人员已在这一领域攻坚近20年。 据了解,这种新型的正极材料由镁、锂、钼等元素构成,研究团队通过锂和镁的离子交换,使镁离子能够在室温下移动,从而稳定使用,镁电池此前最大的短板就是无法在常温下稳定使用。 光看这消息确实让人激动,毕竟咱们现在用的锂电池早暴露了不少毛病。锂在地壳里含量少得可怜,只有0.002%,比镁的2%差了一千倍,这几年锂价涨得飞起,直接推高了电动车和充电宝的成本。更头疼的是安全问题,锂电池一撞就可能起火,冬天续航还缩水,这些毛病镁电池理论上都能解决——镁不容易形成枝晶,就算高温也稳定,熔点高达651℃,从根上减少了起火风险 。 日本团队花20年攻克常温难题,确实算啃下了硬骨头。但仔细看细节会发现,这还只是个“原型机”,测试里也就点亮了个蓝色LED灯,离实际用还差得远。要知道咱们手机电池得带动屏幕、芯片一堆硬件,电动车电池更是要支撑几百公里续航,这原型机的能量输出能不能扛住日常需求,现在根本没说法。 更关键的是,镁电池的麻烦可不只有常温这一个。行业里早就知道,就算解决了温度问题,电解质和正极材料还是两大拦路虎。现有电解质要么腐蚀性强,要么导电效率低,充个电可能要等大半天,根本赶不上锂电池的速度。日本这次用了锂和镁的离子交换技术,但电池里掺了锂,会不会又绕回资源稀缺的老问题?这事儿没说清楚。 就算技术全搞定,商业化也是道大坎。锂电池现在早形成了万亿美元的产业链,从挖矿到生产再到回收,每个环节都成熟得很,成本能压得很低。镁电池呢?连条正经的量产生产线都没有,初期造出来的电池说不定比锂电池还贵。中国团队之前也做出过循环400圈的镁电池,但要实现量产还得搞定正极材料批量生产、电解液合成这些工艺,没个三五年根本下不来 。 还有人说镁电池能替代锂电池,这话实在太急了。实验室里的原型机和商场里的商品是两码事。日本东北大学之前还做过透明太阳能电池,说五年内实用化,结果也没了下文。这次的镁电池原型,测试里只循环了200次,而现在电动车电池随便就能循环上千次,这差距可不是一点点 。 咱们普通人盼着更好的电池没错,毕竟谁不想电动车续航翻倍还便宜安全。但面对这种实验室突破,真得冷静点。别光看“突破性成果”这种词,得看它离实际应用还有多少路要走。技术突破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工艺优化、产业链搭建、成本控制好多关要闯。 日本这次的研究确实给镁电池指了条新路子,但要说能淘汰锂电池,现在还太早。说不定未来几年,它先在电网储能这种对成本敏感、对体积要求不高的地方先用起来,慢慢成熟了再走进咱们的手机和汽车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半固态储能电池 离子电池 液态锂离子电池 电储能电池 高离子电池 锰离子电池 韩国电池技术
日本研发出常温可充电镁电池:离替代锂电池还有多远? 10月13日,日本东北
破晓培世
2025-10-14 10:05: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