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害怕中国造什么? 不是航母,也不是055大驱,美国最害怕中国造的,其实是破冰船!中国现在手里已经有两艘硬家伙,雪龙号和雪龙2号,这俩“极地先锋”往北极一开,美国心里的算盘早就乱了套。 破冰船的价值藏在冰封的航道与深海里。连接东亚与欧洲的北极航道,能节省大量航程,全球商船长期受冰层阻隔难以充分利用。俄罗斯凭借四十余艘破冰船的规模,在北极东北航道掌握着护航话语权。美国也在加速追赶,曾与芬兰谈判采购破冰船,却难掩技术与装备上的滞后。中国的破冰船发展正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让极地格局发生变化。 雪龙号 2024 年 11 月 1 日从广州出发,历时 159 天,总航程 2.7 万余海里,2025 年 4 月 8 日返回上海,完成中国第 41 次南极考察主要任务。它参与的考察队由国内外 118 家单位的 516 人组成,完成了多个南极考察站的物资卸运,还在多个海域开展综合调查。 雪龙 2 号的能力更显突出。这艘 2019 年交付的自主建造船只,能以 2 到 3 节航速在 1.5 米冰加 0.2 米雪的环境中连续破冰,船尾螺旋桨可 “掏空” 20 米高的冰脊。 2024 年 11 月 1 日它从广州出发,2025 年 5 月 28 日抵达海南海口,历时 208 天,总航程 4 万余海里,完成第 41 次南极考察全部任务。此次它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罗斯海生态系统联合航次,把考察从夏季延伸到自然条件更恶劣的秋冬季。 航次中,雪龙 2 号完成 4 条断面 24 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 34 个观测浮标,采集各类样品 5000 余份。通过这些工作,发现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 150 米内混合均匀,深层存在冰架过冷却水;冰间湖区域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深层海域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西部海槽陆坡区有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集中在冰缘区。这些发现为极地生态研究提供了新数据。 雪龙 2 号还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联合 8 个国家的 12 位科学家参与考察。2025 年 5 月,它应邀访问泰国,参加 “中泰海洋合作月” 并举行公众开放日。 雪龙号与雪龙 2 号配合 “永盛” 轮,实现南极三船分航段考察,首次达成南极三站越冬,在考察站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体系。 中国在破冰船领域的进展不止于此。中船集团 701 研究所公布核动力破冰船概念设计,排水量达 3.8 万吨。中核集团在小型核反应堆冰上应用等方面取得专利,特种钢材研发与焊接技术也在攻关。这些技术不仅服务于破冰船,还能带动精确导航等领域发展,形成技术外溢效应。 极地的战略意义随全球变化日益凸显。破冰船为航道利用、资源开发和科研活动提供支撑,也是参与极地治理的基础。中国的破冰船船队正在极地开展科研与合作,为人类认识极地、保护极地积累经验。
美国最害怕中国造什么? 不是航母,也不是055大驱,美国最害怕中国造的,其
百日依山尽
2025-10-14 10:37: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