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李世民放到蜀汉,与诸葛亮搭档,这对 “顶级谋政 + 顶级谋战” 的组合,确实会让蜀汉 “恢复汉室” 的希望大幅提升,但最终能否成功,还要看他们能否突破蜀汉的核心困境,以及如何应对曹魏的硬实力碾压。 先看这对组合的 “互补优势”—— 诸葛亮擅长 “稳底盘”,李世民擅长 “打突破”,刚好能补上蜀汉最缺的 “攻坚能力”。诸葛亮治蜀时,已把蜀汉打造成 “内无动乱、外有章法” 的稳固根据地:法治严明让社会秩序井然,都江堰水利工程保障了粮草生产,外交上也能稳住东吴。但他北伐的最大短板,是 “缺乏能快速破局的军事统帅”—— 赵云、魏延等人虽勇猛,却没有李世民那样 “以少胜多、闪电破敌” 的魄力,导致北伐常陷入 “稳扎稳打却难啃硬骨头” 的僵局,比如街亭之战若换李世民领兵,或许能靠灵活战术避免溃败。 而李世民的加入,正好能填补这个缺口。他年轻时平定窦建德、王世充,靠的就是 “精准判断战机 + 快速突击” 的打法,若让他统领蜀汉北伐军,大概率不会像诸葛亮那样 “步步为营耗粮草”,反而可能抓住曹魏防线的漏洞,比如以铁骑快速穿插,直取雍凉的粮草重镇,或者趁曹魏内部权力更迭(比如曹睿去世、曹爽掌权时)发动突袭。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懂 “整合人心”,既能驾驭魏延这类有脾气的猛将,也能像当年收降尉迟恭那样,争取曹魏的降将,扩大蜀汉的军事力量,这比诸葛亮 “事必躬亲” 的带兵方式更能激发军队活力。 再看他们能解决的 “蜀汉核心问题”。蜀汉的困境,一是 “地狭人稀、粮草不足”,二是 “人才断层、后继无人”。诸葛亮的内政能力能最大化利用益州资源,李世民则能靠军事胜利 “以战养战”—— 若能拿下雍凉,蜀汉不仅能获得凉州的战马和耕地,还能打通与西域的联系,补充人口和粮草,彻底摆脱 “北伐缺粮” 的魔咒。而且李世民的 “纳贤” 风格,或许能吸引更多中原人才投奔蜀汉,缓解 “蜀中无大将” 的尴尬,比如他当年重用魏徵、房玄龄的做法,放到蜀汉,可能会发掘出更多隐藏的人才。 但即便如此,“恢复汉室” 仍有两大难关。一是曹魏的 “根基太厚”—— 曹魏占据中原九州,人口是蜀汉的 4 倍多,粮草储备、兵源补给都远胜蜀汉,哪怕李世民能打赢几场胜仗,曹魏也有足够的实力 “耗下去”,就像当年隋朝打高句丽,哪怕初期战败,仍能靠国力支撑后续进攻。二是 “东吴的态度”—— 孙权始终奉行 “联蜀抗魏却不帮蜀灭魏” 的策略,若蜀汉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势头太猛,孙权大概率会暗中给曹魏递消息,甚至出兵牵制蜀汉,避免蜀汉一家独大,这会让诸葛亮和李世民陷入 “两线作战” 的隐患。 不过话说回来,有了李世民的诸葛亮,至少能把蜀汉从 “苟延残喘” 变成 “主动进攻”,甚至可能打下雍凉、逼近长安,让 “恢复汉室” 从 “几乎不可能” 变成 “有实实在在的希望”。你们觉得这对组合最关键的突破口在哪里?是先取雍凉,还是先争取东吴的真心合作?
给诸葛亮加李世民:能恢复汉室吗?
周东朗说历史
2025-10-14 13:41:55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