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真有“隆中对”吗?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隆中对”为其勾画发展蓝图:取荆益两州,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待机而起,以宛洛为主攻方向,以秦川为侧翼呼应,进取天下。 好家伙,在刘表还没死,荆州尚未降曹,赤壁大战更未爆发时,便能精准预测后来的天下三分之势,并完美契合刘备建国之路,不得不让人感叹诸葛亮真乃神人也,可问题是真相果真如此吗? 您看,如果把《三国志》浏览一遍,便会发现“隆中对”只在《诸葛亮传》里,而其他人传记,包括蜀国人的,不仅难以找到,还基本都是相反证据。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降伏刘琮后,继续追击刘备。那要按照“隆中对”方略,刘备应该主动联合孙权,共抗曹操才是,可他一开始却准备渡江南投苍梧太守吴巨的。这苍梧郡大体位于今两广境内,当时远离军政中心之地,刘备真要去了,大概率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可恰在此时,东吴使者鲁肃在当阳长坂见着了刘备,力劝他联孙抗曹。这简直天上掉馅饼呀,处境艰难的刘备,哪有不吃的道理?他惊喜之下,赶紧派诸葛亮随鲁肃回访东吴,以做进一步联络。继而赤壁之战,主要东吴,刘备协助,两家携手粉碎了曹操统一梦想。 接着刘备跟随周瑜打败曹仁,夺取了荆州南郡。这一战,统帅是周瑜,主力也是吴军。后周瑜把南郡长江南岸地给了刘备,后者才终于有了立锥之地。至于荆州江南四郡,吴人说他们借给刘备的,蜀人讲刘备自己挣来的,孰是孰非这里不做讨论,反正前前后后未见诸葛亮的身影,哪怕他本人传记里也是。 那刘备取益州呢?“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同样不见诸葛亮。先说蜀地,最初刘璋手下张松与法正反水,鼓动刘备取蜀;接着庞统力劝,并跟着刘备入蜀;诸葛亮呢?不仅未见他建言献策,还被留在荆州辅佐关羽,直到刘备攻打刘璋时,才与张飞、赵云等溯江而来。 再讲汉中,人家法正建议并前线辅佐刘备攻取的,诸葛亮只在后方成都搞后勤保障工作,且依然未见其有任何献策。对了,那时法正才是刘备最信任的人,以尚书令与护军将军之职,总揽刘备政令,若非很快病逝,应该蜀汉首任丞相了。 那这么一看,您觉得“隆中对”到底有还是没有呢?咱先来抛砖引玉一下,估计诸葛亮做了蜀汉丞相,成为国家实际头牌后,才回头“美颜”进去的吧,这种事儿,历史上多了去了。 当然,诸葛亮杠杠的杰出政治家,本文没有丝毫贬他的意思,只想探究历史的真相,就这样。
公元208年,曹操刚刚处死“神医”华佗,他的“偏头痛”病便再次复发,南阳太守为了
【13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