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的离职, 再次印证了马云的远见! 马云曾说过一句话: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今天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 宗馥莉的离职,把中国民企传承的难题摆上了台面,也让马云多年前那句 “制度传承才是成功” 的话,越品越有分量。10 月 10 日晚,娃哈哈官宣她辞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等职务的消息,这场长达近二十年的接班筹备,终究没能逃过 “人治” 向 “法治” 过渡的阵痛。 马云对制度的执念,早在 2019 年退休时就说得明明白白。他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时强调,这不是个人选择,而是制度的成功,背后是他从 2009 年就开始搭建的 “合伙人制度”。 一群核心管理者共同决策,而非创始人独断,哪怕他离开,企业依然能按既定轨道前行。这种提前十年布局的远见,和娃哈哈数十年 “创始人一言堂” 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宗馥莉的接班之路,本是民企传承里的 “范本预备役”。2004 年从美国留学归国,她没直接坐办公室,而是以实习生身份扎进娃哈哈基层,从生产线到销售端摸了个遍。 在自己主导的宏胜饮料集团,她推出过 KellyOne 定制饮料、AD 钙奶冰淇淋等爆款,硬生生做出了集团三分之一的营收,证明了自己不是只会 “啃老” 的企二代。父亲宗庆后在世时,也有意让她推进改革,她更名子公司、调整管理架构,试图把西方学到的制度化管理搬进这家老牌企业。 但宗庆后留下的 “家文化”,成了最难跨越的坎。这位创始人以事必躬亲著称,大到战略决策,小到包装细节都要亲自拍板,数十年间搭建起稳固的深度分销网络和元老团队。当宗馥莉试图打破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时,阻力接踵而至。员工质疑她的改革是 “掏空娃哈哈”,核心成员被调查的消息更让内部动荡不安。 雪上加霜的是股权架构的复杂, 她只持有 29.4% 的股份,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和员工持股会占据了更多份额,员工持股会的股权变更纠纷,让她的决策屡屡受限。今年 7 月,三位 “同父异母弟妹” 的现身,更是让这场传承风波雪上加霜。 反观阿里,马云的退休从不是 “甩手掌柜”。他主导的合伙人制度,让张勇、蔡崇信等专业管理者能无缝衔接,哪怕后来张勇卸任,吴泳铭接棒,企业战略依然保持连贯。 这种 “人走制度在” 的韧性,正是娃哈哈目前缺失的。宗馥莉的西方管理理念撞上娃哈哈的传统体系,本质是两种治理哲学的碰撞:一方要靠制度流程说话,一方习惯了创始人的个人权威,没有中间的过渡机制,矛盾自然爆发。 娃哈哈的难题恰恰在于,宗庆后时代的 “人治” 太过根深蒂固,而宗馥莉的改革又缺少配套的制度支撑,最终只能在内部博弈中止步。 如今宗馥莉选择离开,转而推出新品牌 “娃小宗”,或许是想绕开旧体系的束缚。而娃哈哈的未来,终究要面对一个现实:当创始人的光环褪去,只有建立清晰的决策机制和权力过渡制度,企业才能真正摆脱 “一代而衰” 的风险。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宗馥莉的离职, 再次印证了马云的远见! 马云曾说过一句话: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
百日依山尽
2025-10-14 15:33: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