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气场强大,斯大林毕恭毕敬,侧身坐在列宁旁边,可以想象,列宁当时的威望之高!当

轩叔观察 2025-10-14 17:27:02

列宁气场强大,斯大林毕恭毕敬,侧身坐在列宁旁边,可以想象,列宁当时的威望之高!当时很多人以见到列宁一面为骄傲,我党高层仅有极少数人见过列宁。[无辜笑] 1917年冬天的一张照片里,斯大林侧身坐在列宁旁边神情恭敬,这个后来掌控苏联二十多年的强人,当时在列宁面前还是个小心翼翼的学生,那个年代能见列宁一面都是莫大的荣幸,就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也只有极少数人有过这样的机会。 1887年17岁的列宁刚进喀山大学三个月,就因为参加反沙皇的学生集会被学校开除,还被赶出了喀山,这次打击没有让他气馁,几个月后他偷偷回到喀山,加入地下马克思主义小组,啃起了厚厚的《资本论》。 1889年全家搬到萨马拉后,他一边打零工养家,一边自学法律,四年后他靠自学拿到了彼得堡大学的毕业证。   1893年到彼得堡后,他开始在工厂附近组织工人读书会,教他们认字,也讲马克思的理论。   1895年他把几个工人组织联合起来,成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个组织刚运作半年,他就被抓了,判了三年西伯利亚流放。 流放的日子意外充实,他在西伯利亚写完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本书,还认识了同样被流放的女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两人后来结了婚,刑满后他去了西欧,办起了《火星报》,专门刊登批评沙皇统治的文章。 1905年俄国爆发了大规模起义他马上赶回国内,他在各种集会上演讲,强调工人政党应该主导这场革命,而不是跟在资产阶级后面,虽然这次革命最后被镇压了,但列宁的主张开始被更多人接受。 1917年11月7日晚上,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攻进了彼得格勒的冬宫,推翻了临时政府,第二天苏维埃政权成立,他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但连续多年高强度的革命工作和逃亡生活,已经严重透支了他的身体,1923年3月他第三次中风后,基本说不清话,也写不了字了。 躺在病床上的他清楚自己时日无多,开始担心身后的权力交接,他让秘书记录,口授了一封《给大会代表的信》,逐个评价了党内六位核心人物。 信里提到斯大林时,列宁说他工作能力强,也够勤奋,但是手里权力太集中了,更重要的是,斯大林这个人脾气暴躁,对同志说话经常不留情面,他觉得这种性格会破坏党内团结,建议中央考虑换个更稳重、更体贴人的领导。 几天后他又补充了一段,语气更严厉,他说斯大林最近对克鲁普斯卡娅说话太粗鲁了,必须道歉,原来中央为了让他好好养病,规定谁都不能跟他谈工作,克鲁普斯卡娅心疼丈夫着急党内情况,偷偷告诉了他一些消息,结果被斯大林发现,当场骂了她一顿。 他病得越重斯大林的权力就越大,他察觉到不对劲,想联合托洛茨基等人制衡斯大林,但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做太多了。 1924年列宁去世后,托洛茨基拿着“列宁遗嘱”在党内会议上公开批评斯大林,但没获得多少支持,斯大林的领导风格和列宁完全不同,更集中,也更强硬。他用行政命令推动农业集体化,强制农民交出土地;全力发展重工业,把整个国家变成了一架战争机器。 这些政策造成了巨大的人员损失,但也让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二战爆发时如果不是有这个工业基础,苏联很难挡住德军的进攻,战后斯大林继续扩大苏联影响力,支持了一批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社会主义阵营就这样形成了。 回头看这段历史,一个人的性格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历史进程,如果列宁多活几年,如果他的警告被认真对待,苏联会走上另一条路吗,这些假设已经没法验证,但那封信至今还在提醒我们,权力需要制约,个人品格在政治中从来不是小事。   网友们感慨万千: “看了才知道,原来列宁晚年和斯大林关系这么复杂!所以后来那些事也不是没征兆的,性格真的能决定命运啊……”   “所以说列宁其实早就看明白斯大林不合适了,可惜历史没按他设想的走,权力交替真是每个组织最难的问题。”   “历史没有如果,但忍不住想,如果当时按列宁说的换人,后来很多事会不会不一样?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细节真惊人,居然还因为列宁夫人偷偷汇报工作,斯大林就发脾气…看来领导人身边无小事啊!”   “列宁的伟大不仅在于领导革命,更在于他那种清醒和预见性,哪怕自己已经病重,还在为国家未来考虑,真领袖风范。”   如果列宁的意见当时被更认真地对待,20世纪的历史是否会有所不同?   官方信源: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列宁遗嘱)全文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曾晓峰

曾晓峰

3
2025-10-14 22:58

西方人为了抹黑列宁,将游戏红色警戒里的尤里做成列宁的模样哎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