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戴笠在北平邀请50多个汉奸吃饭,待众人到齐后,戴笠却突然说:现在你们都被逮捕了! 1945年12月5日,北平,北兵马司胡同,一处豪宅灯火通明,丝竹之声隐隐传出。宅邸的主人汪时璟正满面春风地站在门口,身旁是军统北平区长马汉三。今晚,他做东,宴请华北伪政权的旧日同僚们。 这不仅仅是一场饭局,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关乎身家性命的“自新”大会。 汪时璟心里有底,他曾在北伐时给蒋介石凑过一百万大洋军费,抗战胜利后又偷偷跑去重庆求见,虽没见到蒋介石,却被戴笠亲口许诺“不会当汉奸论处”。这次正是戴笠让他出面请客,说是要和老同僚们商量“善后自新”的事,他觉得这是自己洗白的绝佳机会。 不到六点,胡同里就陆续来了不少小汽车。第一个到的,是前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他穿着深色绸缎袍子,手里拄着拐杖,眼神里藏着不安,却还是硬着头皮往里走;紧随其后的是伪华北绥靖总司令齐燮元,一身笔挺的中山装,装作镇定地和汪时璟寒暄。 很快,伪教育总署督办周作人、伪北平市长刘玉书、伪绥靖总署督办杜锡钧等五十多人都到齐了,这些人都是日本扶持的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骨干,手上或多或少都沾着帮日本人做事的痕迹。 众人走进院子,就见四周站着不少穿军装的人,虽然没带枪,但眼神锐利,让人心里发紧。 有人悄悄问汪时璟:“这阵势咋这么严肃?”汪时璟赶紧打圆场:“戴局长要来,安保严点是应该的,放心,都是为咱们好。” 众人听了,稍微放下心来,毕竟戴笠在上海的中秋宴上还说过“既往不咎”的话,他们想着或许真能有条活路。 宴会厅里早已摆好五桌酒席,鸡鸭鱼肉样样齐全,还有上好的白酒。众人按职位高低落座,没人敢真的放开吃喝,都等着戴笠露面。 八点刚过,马汉三高声喊道:“戴局长到!”只见戴笠穿着黑色中山装,面无表情地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军统干部。 戴笠先是举起酒杯,说了些“抗战胜利不易,诸位维持地方治安有功”的话,接着便和众人一一碰杯。汉奸们见状彻底松了口气,纷纷端起酒杯回应,丝竹声也变得欢快起来。汪时璟更是得意,觉得自己这步棋走对了,说不定很快就能恢复自由身。 酒过三巡,戴笠突然放下酒杯,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马汉三朝门口挥了下手,几十名荷枪实弹的宪兵立刻涌了进来,把宴会厅围得水泄不通。汉奸们吓得手里的酒杯都掉在了地上,脸色煞白。 戴笠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正是经蒋介石审定的名单,他高声宣布:“根据国民政府惩治汉奸条例,凡任过伪职者都要接受检举。从现在起,你们都是被捕的人犯,我是奉中央命令行事,没有通融余地。” 现场瞬间乱作一团,有人想站起来争辩,被宪兵按住肩膀按回座位;有人浑身发抖,瘫在椅子上。汪时璟愣在原地,他盯着戴笠,想不通自己帮了忙怎么还要被抓,可看着宪兵手里的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当晚,这五十多名汉奸被分批押上卡车,送往北平炮局监狱。戴笠早就从南京调了120名行动队员过来,专门执行这次抓捕,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一人漏网。 不过还有个小插曲,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前委员长王揖唐没到场,他提前托病住进了协和医院。第二天一早,军统特务就冲进医院病房,把还在装病的王揖唐从床上揪了起来,直接押往看守所。只有周作人当天收到请柬后没赴宴,但也没躲过去,很快就被宪兵从家里带走了。 这些汉奸后来都受到了国法审判。1945年12月25日,王克敏在监狱里病死;1946年,齐燮元被处决于南京雨花台;王荫泰、王揖唐也先后被判处死刑;汪时璟被判无期徒刑,1952年病死于上海监狱。国民政府后来颁布了《处理汉奸案件条例》,至1947年底,全国起诉汉奸三万多人,五百多人被判死刑,近千人判无期徒刑。 这场北兵马司胡同的“鸿门宴”,成了华北肃奸行动中最出名的一笔。戴笠用这样的方式,把昔日投靠日本的汉奸一网打尽,也算给受苦难的百姓有了个交代。
最近《沉默的荣誉》热播,让吴石将军的故事火了。可很少有人知道,和他一样藏在国民党
【11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