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心里把高市早苗骂了一万遍,因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

依秋聊趣 2025-11-21 12:21:16

西方国家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心里把高市早苗骂了一万遍,因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苗头已经显现,别看西方国家平时叫的凶,那是他们笃定中国不会真打他们,但是他们也都明白,以中国现在的实力,真打起来他们没有任何胜算,如果中国真的出手对付日本,你们说说会有多少国家,会在明知伤亡惨重的情况,跟日本一起对付中国? 西方的同盟情谊,从来都是“有利就凑,无利就跑”的戏码。 就说被西方吹上天的美日澳印四方机制(QUAD),看着挺唬人,频繁搞联合军演、发共同声明,实则各怀鬼胎。 美国签的安全保障条约里藏着免责条款,真到动真格的时候,它完全能找理由不履行义务。就像阿富汗战争,美国当初拉着一众盟友下场,结果打不赢了就自顾自撤军,根本不管盟友死活,英国兵最后得男扮女装才能跑路,德国更是提前两个月就赶紧撤兵,这就是美国给盟友的“安全保障”。 真要是中国出手对付日本,美国首先得算笔账: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冲突,要调动多少舰队、耗费多少军费?万一本土遭受反制,损失可不是卖军火能补回来的。 美国向来只做稳赚不赔的买卖,让它为了日本把自己拖进伤亡惨重的战局,比登天还难,毕竟它连对欧洲盟友的承诺都能打折扣,更别说远在亚太的日本了。 还有澳大利亚,这个跟着美国喊得最凶的“小弟”,实则是个“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的两面派。 2023年澳大利亚出口的铁矿石里85%都卖到了中国,光这一项就赚了5910.55亿元人民币,占了它对中国进口总额的54%,对华贸易还为澳大利亚创造了近6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每个家庭一年多拿2600澳元可支配收入。 达尔文港就是个典型例子,中国企业租下来运营后,吞吐量从1600万吨涨到3000万吨,还帮着澳大利亚往中国出口矿石和液化天然气,可澳大利亚政客为了讨好美国,硬要拿“国家安全”说事想收回租约,又怕付巨额赔偿和丢了中国市场,纠结得不行。 真要让它跟着日本对付中国,先不说能不能打赢,光是中国停购它的铁矿石,澳大利亚经济就得崩半边,这种赔本买卖,它可不会做。 印度就更有意思了,作为四方机制里唯一的不结盟国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当美国的“马前卒”。202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都到1362.2亿美元了,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涵盖了工业、民生方方面面,自己的对华出口也涨了6%,这种经贸绑定可不是几句政治口号能拆开的。 俄乌冲突里印度的操作更能说明问题,美国逼着它谴责俄罗斯,它偏不,反而把俄罗斯石油进口量从日均6.8万桶涨到215万桶,占了进口总量的近四成,就算美国威胁加征关税也没用。印度心里门儿清,跟着美国掺和亚太冲突没半点好处,反而会丢了中国市场,还可能影响自己的“大国梦”。 那些四方机制的联合巡逻,印度也只是派几个人登船装装样子,真要动真格,它第一个会躲得远远的,毕竟务实才是印度外交的底色。 四方机制那些看似热闹的联合军演,说白了就是场“政治表演”。之前在帕劳至关岛的巡逻,特意避开南海、东海这些敏感海域,打着“反非法渔业”的旗号凑数,可四国海警力量根本不在一个层面,印度、澳大利亚的海警连远距离投送能力都没有,全程只能跟着美国的船晃悠。 所谓的外长会开得热热闹闹,到头来连个统一的行动方案都拿不出来,典型的“政治动员高、政策执行低”。真到要为日本出头拼命的时候,只会比谁跑得更快。 就算把范围扩大到整个西方阵营,愿意跟着日本的也没几个。德国2023年对华投资创了近120亿欧元的新高,大众汽车40%的车都卖到了中国,宝马、奔驰在中国的销量占比分别超过四成和三成,博世在华销售额更是达到139.1亿元,这些德国企业比谁都清楚,得罪中国就是砸自己饭碗。 法国早在阿富汗战争时就不顾美国挽留提前撤军,因为实在耗不起人员伤亡和军费开支,现在更不会为了亚太的事给自己惹麻烦。 北约那些国家更不用说,当年轰炸南联盟、打阿富汗已经吃够了亏,现在俄乌冲突还没脱身,哪有精力管亚太的闲事,再说中国和欧洲没直接利益冲突,犯不着为日本冒风险。 美国主导的这些同盟从来都是“结伙打劫”的套路,大哥让小弟冲在前面闹事,自己在后头卖军火赚钱,真出事了就把小弟抛出去挡枪。 阿富汗战争里,盟友们付出了伤亡和军费,最后只换来美国的背信弃义;俄乌冲突中,欧洲国家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自己能源价格暴涨、通胀高企,美国却趁机卖高价天然气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教训摆在眼前,没哪个国家会傻到明知伤亡惨重还跟着日本对付中国。毕竟在利益面前,所谓的同盟情谊连张纸都不如,只要算算账不合算,跑得比谁都快。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