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无理抄家后一定会付出代价,环球时报发文称荷兰强硬措施的背

小姚的世界 2025-10-15 08:51:13

我就知道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无理抄家后一定会付出代价,环球时报发文称荷兰强硬措施的背后是赤裸裸的掠夺,并不是所谓的的“国家安全威胁”。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最大的8寸模拟芯片设计公司,荷兰做法明显是法律外衣下的抢掠行为。 午夜时分,荷兰经济部长的一纸冻结令悄然生效,精准打击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脊梁——安世半导体。 这家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企业瞬间被禁锢,全球资产遭冻结,董事会成员被大幅替换,核心技术笼罩在监管阴影下。 荷兰政府的“三步绝杀技”招招致命:先是借助“关键物资保护法”冻结安世全球资产并设定365天“冷静期”;随后在企业法庭暂停中方董事职务;最后将安世半导体大部分股权转移至第三方托管。 一套组合拳看似留有余地,实则刀刀致命。 时间点的巧合揭示真相。美国发布“50%规则”次日,荷兰便启动了这场监管风暴。该规定要求母公司若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其控股超50%的子公司将自动受限。 闻泰科技去年底被纳入美方实体清单的旧账,此刻成了刺向安世最锋利的刃。 安世半导体的真正价值深藏在其亮眼财报中:年营收高达147亿,净利润23亿,过去三年为闻泰科技贡献了超百亿利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当下,安世已成为电动化时代不可或缺的“芯片心脏”。 荷兰政府以“治理缺陷”为旗号的干预,虽披着合法外衣,却难掩保护自身技术优势的实质。从2019年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时的畅通无阻,到如今被贴上“安全隐患”标签,清晰折射出欧洲对华技术政策的根本转变。 面对荷兰步步紧逼,东方的回应迅速而精准。10月9日,中国发布稀土管制新规,创造性加入“域外适用”条款。 规定任何使用中国稀土或技术的境外产品都必须获得北京审批。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头顶。 表面平静的“临时接管”背后,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暗流涌动。安世日常运营虽在继续,但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荷兰首肯,研发节奏被打乱,新产品开发面临延误。 欧洲本土汽车厂商已开始担忧芯片供应稳定性。 观察家们普遍认为,这场僵局最可能结局是达成“动态平衡”。荷兰可能逐步恢复安世部分治理权,但会设立严格监管机制;中国则可能以稀土许可作为谈判筹码,确保自身在核心技术领域不被边缘化。 安世半导体事件为所有“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敲响深刻警钟。 跨境并购必须预设地缘政治风险,企业治理结构需设置有效反制内部“反水”的制衡机制,关键知识产权保护应进行多地域布局。 在这场全球大国科技博弈中,已经没有单纯的商业利益,也没有纯粹的政治考量。唯一确定的是,曾被誉为黄金时代的半导体产业全球化,正在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加速落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36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7

用户10xxx67

2
2025-10-15 15:42

为什么不拿荷兰开刀

小姚的世界

小姚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