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79年,副师长赵连玉从越南战场返回祖国的途中,不幸被狙杀,搜查后,竟发现这个狙击手是一位“当地农民”。 1979 年 3 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接近尾声,中国军队开始有序撤回国内,就在部队走到距离国境线还不到五公里的地方,一阵枪声响起,126 师的副师长赵连玉倒在了血泊中。 开枪的不是越南正规军,而是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威胁的 “当地老农”,后来战士们找到凶手时,他正躲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头发杂乱、脸上满是污垢,一副饱经战火摧残的模样。 现在正值战乱,战场上的平民大都如此,但搜捕的战士却感觉到了不对劲,这个老头眼神里透着一股职业军人才有的杀气,住的地方也简陋得不合常理。 抓捕时,他更是激烈反抗,两三个年轻战士才把他摁住,后来,经过组织调查才知道,他根本不是什么农民,他的真实身份是阮成雄,越南的王牌狙击手。 在抗美战争中,他就因为枪法精准,专门狙杀美军军官而出名,美军甚至悬赏十万美金要他的命,战后他退役回家务农,“农民”这个身份成了他最好的伪装,后来越南提出“全民皆兵”的口号,他又重新拿起了枪。 阮成雄这次狙杀,简直是典型的“规则攻击”,他最强的依仗不是手里的枪,而是他对解放军的了解,他早年在中国接受过军事训练,对解放军的军服、军衔、纪律都一清二楚,尤其清楚解放军“不伤害平民”这条铁律。 所以他敢于潜伏在解放军的眼皮底下,也是算准了,没人会朝一个“老农”开枪。 悲剧发生在3月8日,当时赵连玉正率领部队为大军打通回国通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在傍晚时分,亲自带着参谋长登上高地勘察地形。 当他举起望远镜时,镜片在夕阳下的一道反光瞬间就暴露了他的身份,在阮成雄眼里,那道光就是“高级指挥官”的信号,随后枪声响起,子弹精准地击中了赵连玉的颈部动脉。 一位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指挥官就这样倒在了“不伤害平民”的纪律之下。 赵连玉的牺牲让人感到惋惜,他生于辽宁庄河的贫农之家,11岁给地主放猪,14岁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 15岁参军后跟着四野一路从塔山阻击战打到平津战役,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团长,后来又进入军事院校深造,成了懂现代军事的高级指挥员。 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赵连玉主动请求参战,他率领 376 团穿插到东溪地区、攻克高平,总共歼灭两千多名敌人,是一位作战勇猛的将领。 他打仗勇敢,但不墨守成规:发现步兵附着在坦克上前进时容易遭到伏击,就果断下令让步兵下车,与坦克协同作战,这样大大减少了部队的伤亡。 赵连玉经历了无数次激烈战斗,躲过了无数枪林弹雨,却没能走完返回祖国的最后五公里,他不是牺牲在冲锋作战的路上,而是在即将回到家乡的途中,被一个他本想保护的 “平民” 杀害。 赵连玉的遗体最终由支前民兵抬回国内,安葬在广西龙州烈士陵园,与1800多名战友长眠于此,他的死不只是一位英雄的陨落,更让人觉得悲痛和惋惜。 参考来源:央广网 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为战友千里扫墓30年(图)
[微风]1979年,副师长赵连玉从越南战场返回祖国的途中,不幸被狙杀,搜查后,竟
阿秋手作
2025-10-15 09:41:01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