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亿高铁大单突然黄了!中俄“分手”真相:不是不合作,是俄罗斯不敢“躺平” 中俄1.7万亿卢布的高铁合作突然搁浅,让不少人一头雾水。这事没谁甩锅,核心症结藏在俄罗斯对“技术主权”的深层焦虑里。 西方制裁没松劲,俄罗斯把“不被卡脖子”当成了头等大事。高铁技术可不是买件商品,核心环节一旦依赖别人,关键时刻就可能被拿捏。俄罗斯官员心里早就拧成了麻花:一边想搭中国技术的快车,抢一波发展红利;一边又怕彻底依赖,成了“中国技术的跟班”。这种心态像学游泳的人怕呛水,宁愿在浅水区慢慢扑腾,也不肯放心跟着教练学——哪怕走弯路、费时间。 他们心里有笔账:自主研发虽然花钱又费力,却能带动上千家产业链企业升级,还能催生出大批技术岗位。就像当年中国搞高铁,不满足于“拿来主义”,非要自己啃下核心技术,累是累,但心里踏实。所以俄罗斯最终选了“自己来”,放弃了现成的中外合作方案。 其实这算不上“遗憾”,更不是技术上谁输谁赢。专家早给出了新思路:搞“积木拼图”式合作多好——你拿出你的优势模块,我守住我的核心技术,互补短板又分摊风险,谁也不用怕被“拿捏”。 眼下合作踩了刹车,反而可能是好事。老朋友步调不合时歇一歇,各自打磨技术,说不定下次再联手能有新玩法。这事儿也透出个新趋势:未来国际合作里,“技术主权”和“协作共赢”会像两根拧在一起的绳子,既互相借力,又各自独立,这种“分模块”的合作模式,说不定会成新潮流。
1.7万亿高铁大单突然黄了!中俄“分手”真相:不是不合作,是俄罗斯不敢“躺平”
虎哥爱玩拍旅游
2025-10-15 09:45:14
0
阅读:819
用户10xxx51
老毛子没得钱了。
用户10xxx29
高铁不适合大部分国家,时速120公里的铁路就可以了,成本问题
用户16xxx47
俄罗斯那个地方就修不了高铁,他那个土是冻土。高速铁路的话,他要求铁轨的精度很高的。路基的下沉,桥墩的小吃都会影响高速铁路的运行。所以俄罗斯只能发展中速和低速铁路。